很多家长和学生在选择A-Level体系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选哪几门课,才不会限制未来的大学申请?
Ofqual官方最新发布的2025年A-Level热门三科组合榜单,给出了最权威的答案——数学依旧是“万能搭配”,心理学和经济学正在快速升温,而一些小众学科组合,则可能暗藏机会...
今天,一起看看2025年最受欢迎选课组合有哪些?哪些组合正在成为学生“新宠”?
四种特色的A-Level选课组合
“数学+科学”的传统选项依旧强势
数据显示,“生物+化学+数学”的选课组合以18,585人选择、占比6.0%的绝对优势位居榜首。这一组合几乎已经成为A-Level体系中最典型的“黄金搭配”。
它不仅涵盖数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方面,还直接对接医学、药学、生物化学等顶尖热门专业,特别是对志在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学生,这个组合几乎是标配。
其次,“进阶数学+数学+物理”和“化学+数学+物理”也紧随其后。其中,数学是最最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再辅以科学支撑。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化学+生物,双理科的组合都能让学生在选择工程、自然科学等专业时选择面更广。
可以说,STEM在A-Level选课中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这种模式也能反映出A-Level体系本身的学术传统——相比IB或其他课程体系,选择A-Level体系的学生往往更倾向于走理科路线。
文理交叉的跨学科趋势
一个显著的亮点就是,跨学科组合的比例明显提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生物+化学+心理学”组合,共有8,225人选择(2.7%),跻身榜单第四。这一组合既有理科的严谨,又融入了社会科学视角,非常适合未来想走心理学、神经科学或脑科学等方向的学生。
并且,英国本科有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可供学生选择,例如曼彻斯特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学专业(BSc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将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结合,研究大脑、认知与行为。
同时,经济学类组合也有很多,例如“经济+数学+物理”和“进阶数学+经济+数学”的组合,这是非常典型的目标是经济专业的选课路径。当然,因为纯经济专业申请竞争非常激烈,此选课下的同学们还可以考虑交叉学科,例如经济学与数学(BSc Economics and Mathematics)。
计算机相关组合成为“新宠”
在榜单中,与计算机相关的组合也强势挤进前十名,例如“计算机+数学+物理”和“计算机+进阶数学+数学”分别位列第5和第8名,而“计算机+进阶数学+物理”也跻身前11。
这些数据充分体现市场需求导向,因为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行业的崛起,让计算机相关学科成为炙手可热的“朝阳学科”。越来越多学生意识到,目标是未来大厂等科技巨头的同学们,选择计算机相关专业是基础。
另外,英国本科像牛津大学不仅有纯计算机专业,还有计算机与哲学、计算机与数学等交叉专业可供选择;剑桥大学还有在工程学院底下的信息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纯文科组合虽少但有
尽管STEM科目主导了前25名榜单,但人文学科仍顽强地保留了自己的“阵地”。其中“英语文学+历史+政治”以及“英语文学+历史+心理学”的纯文科搭配跻身前25。
这些组合特别适合那些希望从事语言、历史、政治、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工作的学生。尤其是英语与历史,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申请文科及文科交叉学科时依旧极具竞争力。
另外,不少英国大学也有王牌的文科专业,例如牛津的PPE(哲学、政治与经济学)培养了很多著名英国首相,是录取率极低的牛津王牌专业;剑桥的HSPS(人文、社会与政治科学)也是英国最具竞争力的文科课程之一。
不过,与理科动辄上万人选择的规模相比,选择纯文科组合的人数明显少了很多。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当下教育和就业环境的某种现实。
给中国学生的选课建议
数学的基础不可动摇无论目标是理科、工科、商科还是部分社科,数学几乎是所有主流路径的“必修课”。并且中国学生在数学上的天然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申请竞争力。因此,数学课一定是必选科目。
保持选择灵活性避免选择过于狭窄的组合,从而导致后期在申请时陷入选不了专业的被动局面。一般来说,包含数学和至少一门科学的组合通常能够保持最大的专业选择空间。比如数学+物理+经济组合,既可以选择工程专业,也可以选择金融专业。
考虑跨学科、多学科搭配英国大学越来越看重跨学科能力,并且在专业开设上也倾向于跨学科/多学科,像我们刚才提到的医学与心理学、政治经济与哲学等,这些都是英国大学目前很受欢迎的学科选择。在选课时同学们也可以考虑文理交叉或多学科的组合,不一定局限于纯理/纯文。
平衡难度与兴趣像进阶数学这种课确实在申请某些专业很有优势,但难度较大,很多大学在申请要求中都不会强调学生必须选择它。在选择时还是要评估自己的数学能力,不要盲目选择,选择过难的组合可能影响最终成绩。
注意医学是最激烈的申请赛道生物+化学+数学的火爆意味着竞争极为残酷。尤其是医学相关专业,每年能申请到医学本科专业的中国学生可谓少之又少。不仅是招生名额有限导致的竞争激烈,而且很多国内学生在生物/化学实验能力等与本土学生存在差距,再加上因为医学是有政府资助扶持的学科,中国学生申请自然也就更难了。
这份官方数据就像一份“选课地图”,揭示了最主流的路径。但请记住,地图不会告诉你哪条路上的风景最适合你。
数据是众人的选择,而你的未来还需要个性化的答案。数学+物理+计算机也许通往高薪,但历史+文学+哲学可能通向内心的满足。真正的成功,是找到那个让你愿意为之深夜苦读、双眼发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