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樾阳
(上外立泰剑桥2025届毕业生)
录取1:布里斯托大学,电子电气工程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录取2:华威大学,电子电气工程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录取3:格拉斯哥大学,电子电气工程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录取4:伯明翰大学,电子电气工程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录取5:墨尔本大学,电子电气工程
(Bachelor Science)
录取6:悉尼大学 ,电子电气工程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Honours)
兴趣爱好:游戏、动漫
性格标签:幽默随和,佛系玩家、社交达人
“虚拟世界里的策略,现实里也能用。”
【他的特质速写】
顾樾阳是很不典型的 “I 人”,社交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 熟人间能畅快开黑,陌生人前则惜字如金。“对方主动搭话就聊,不然就各干各的,挺好。”这种自在的状态,让他总能在自己的节奏里找到平衡。
这份 I 人外壳下的情境式社交智慧,被他贯彻到底:小到和朋友游戏里组局开黑、大到王者峡谷开麦指挥反杀,“只要切换对场景,人人都能成为我的队友”。若说社交是动态地图,游戏便是他探索世界的「自动化模组」。
学业突围
在节奏里找到舒适区
选择上外立泰剑桥,源于家人建议,而他自己也很快爱上了这里的氛围。“我妈建议这里,我也觉得不赖。以前在学校总觉得觉不够睡,现在作息规律,压力小了,身体都舒服了。”
要说学习上的挑战,化学曾让他摸不着头脑,他略带幽默的说:“明明感觉会做,一做题就没分,挺奇怪的。”但他没钻牛角尖,反倒把精力放在能把握的地方。
日语课是他的意外收获,“因为喜欢动漫,学起来很有趣”,也算给课余生活加了多元兴趣。
专业选择
游戏与现实的奇妙共鸣
电子电气工程的专业方向,竟藏在他玩的游戏里。“《异星工厂》《戴森球》这些自动化建造类游戏,玩着玩着就想知道背后的原理。”他笑着说,游戏里的电路设计、机械逻辑,和电子工程的专业内容有种隐秘的呼应,“感觉能把兴趣和专业串起来,挺酷的。”
*《异星工厂》中玩家的飞船坠落在了异星球,玩家需要利用星球上的资源生存下来并建立一个工厂,收集资源,升级设备,建设基础设施,让生产自动化,并打败敌人。
*《戴森球计划》是一款融合了太空、自动化工厂、冒险、探索等元素的科幻题材沙盒建造类游戏。
申请文书里,他充分展现了自己是个卓越的策略家——“我有很多数学竞赛经历和奖项,还有不错的口语成绩,是这些实打实的成绩,让招生官看到我的求学态度。”升导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关键指导:“我会把自己的需求都列出来,老师就精准推荐合适的学校,省了不少时间。”
未来规划
在热爱与克制中前行
虽还没细想大学生活的具体安排,但他心里早有杆秤。就像他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少打游戏,多写作业。”简单而纯粹,没有鸡汤没有模版,但这话里藏着他的通透 —— 玩要尽兴,学也要扎实。
【结语】
把虚拟世界里的策略,迁移到现实世界中,从而锁定电子工程专业,顾樾阳的成长里,游戏不是 “绊脚石”,反倒成了探索世界的一把钥匙。
这位自言‘毫无特长’的少年,实则是位深藏不露的系统架构师:以温和内敛运行社交情境算法,用游戏策略反哺工程热忱,凭佛系姿态解构学业压力。
上剑鼓励他在开放自由的环境里,把兴趣发展成专业,勇敢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