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奖学金获得者系列采访”的第三期。
在上海耀中,优秀从来不止一种模样。今天,我们将分享Caia和Wai Hon的故事——关于责任与专注,关于自我激励,也关于在纷繁中坚定前行、找准方向。
🎬
Caia |
在兴趣与责任中,找到成长的声音
身兼社会服务主席与MUN(模拟联合国)主席,Caia的学生生活繁忙而多元。她清晰地知道,自己喜欢参与、喜欢表达、喜欢用思考回应世界,也喜欢从不同的人和事中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模拟联合国(MUN)是她最喜欢也最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课外活动之一。八年级下学期起,她就成为了MUN的一员,如今已是第二年多。一路走来,她逐渐练就了团队协作和公众表达的能力,也在一次次会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担任主席后,她也开始有了新的感悟。
作为主席,你不仅要维持秩序,也要理解很多参与者是第一次登台。你要帮他们进步,也要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因为你也曾是那个站在台下、手心冒汗的新人。
▲Caia(第一排右二)在CISSMUN上
她特别强调“尊重”在领导力中的重要性:
你不能太强势,也不能一味退让。你要让别人尊重你,同时你也要带着尊重去倾听他们的声音。
▲Caia(右)和她的同学们在一起
在和来自不同学校、不同背景的人共事时,这种平衡的艺术更显复杂,也更显宝贵。
今年起,Caia开始担任浦东校区的社会服务学生主席。她并不把它当作履历上的标签,而是一种实践影响力的机会。早在八年级,她便在Genius Hour项目中发起了一个公益行动——手工制作宠物点心义卖,为流浪猫狗筹集手术资金。
最终,她把筹到的800元捐给了一家收容所,为一只急需手术的猫换来了一次机会。
这些经历也塑造了她未来的志向。她说,自己可能会走向政治科学或国际关系相关的方向。她很喜欢历史,尤其是古罗马、古希腊和美国历史。她说:
有些事情别看离我们远,真沉下心去了解,会发现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其实特别有意思。
▲Caia在科技博物馆
从小时候起,Caia就是个对知识有强烈好奇心的人。早在七八岁的年纪,她就开始观看各类历史纪录片,还会自己画表格、整理笔记,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拆解成更容易理解的结构。她笑着说:
有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想去搞懂那些知识。即使现在记不住所有细节了,但那种努力搞懂一件事的过程,会悄然影响你后来学别的东西的方式,让进步变得更容易。
Caia也提到,如果拥有无限自由去选择,她希望有一天能投身创作——写作、影视、导演都好——
就像之前参加学校电影比赛那样,我想把脑中的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作品,和大家一起完成有意义的表达。
▲Caia参加学校电影比赛时的剧本截图(节选)
她的生活并不总是高密度的冲刺。在节奏与效率之间,她找到了一种温柔的平衡。
“我用待办清单管理每天的任务,完成一个打一个勾,清晰又不会太焦虑。”她也给自己设立奖励机制:“写完作业,就能看部电影,弹会儿吉他。”学习与生活,就这样自然地循环流动。
Caia坚信,真正的成长来源于持续的好奇心:
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喜欢什么,直到你尝试为止。
💡Wai Hon |用稳定和专注,打磨扎实的自己
从幼儿园两岁班(K2)起到现在,Wai Hon在上海耀中度过了大半个成长旅程。对他来说,学校不只是学习的地方,更是陪伴他一路长大的“第二个家”。他笑着回忆:
我记得小时候常和朋友们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或者坐在一起聊天。那些开心的瞬间,是我一直记得的。
在他看来,快乐和坚实的根基是成长的两块基石,“两者都很重要。”
多年之后,他依然保留着这份温和而坚定的力量。在别人眼里,他是那种“你可能不会第一时间注意到,但总在默默做实事”的学生——稳定、可靠,从不张扬,但总在关键时刻为团队托底。
Wai Hon 说自己并不是“天赋型”选手。
我相信,努力可以缩小差距。如果你持续做一件事,终会变得‘擅长’。
▲Wai Hon在耀中耀华国际大师课上与同学们一起学习
他用这样的信念一步步走到今天,拿下了IGCSE 11门A*/A的成绩,也在数学、物理、经济等学科竞赛中持续挑战自己,并在英国物理奥林匹克、UKMT数学竞赛、全国经济挑战赛(NEC)等比赛中先后取得优异成绩。通过这些高强度的比赛,他练就了时间管理和批判性思维。
竞赛和课堂不一样。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决策,题目经常逼着你跳出惯性思考,去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学习之外,Wai Hon 还是同伴辅导(Peer Tutoring)社团的核心成员。他带着学长老师,用耐心和坚持为低年级学生答疑解惑。他特别喜欢这种“以教促学”的过程:
当你能把知识讲清楚给别人听,说明你真的理解透了。
对他来说,帮助别人学习知识,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更是巩固自我的过程。
▲Wai Hon(右)在指导其他同学
他也在学校的希望之豆(Hope Beans) 社团中做着自己的公益尝试。通过卖咖啡和义卖商品,团队将利润捐给慈善机构,支持更广泛的社区。他说:
做这件事让我明白,影响力不一定来自舞台中心的位置,更多是日积月累的点滴坚持。
拿到奖学金,Wai Hon 反倒觉得像是给自己添了股冲劲:
它让我更敢去承担一些以前不太敢做的事,比如带领社团,或者主动去领导一个项目。
谈及未来,他没有急着给自己画下框框。虽然眼下主攻物理、数学和经济,他更希望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Caia在多元舞台上舒展自我,Wai Hon于静水深流中沉淀成长。两位少年性格迥异,路径不同,却在一件事上有着惊人的默契 ——对自我节奏的笃定坚守。他们不疾不徐,步步坚定,以自己的方式回应世界,也悄然成为了身边人眼中的榜样。
这背后,正是上海耀中始终相信的教育力量:信任每个孩子内在的生长节奏,坚持以长期主义陪伴成长。在这里,成长从不是"标准答案"式的复制:有人如火焰,以炽热锋芒照亮前路;有人似清泉,以温润坚韧滋养心田。无论光芒以何种形态绽放,每个孩子都能在属于自己的星辰轨迹上,步履铿锵地走向心中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