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CM(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COMAP)主办的全球性赛事,凭借其对数学建模能力、团队协作与学术严谨性的综合考察,成为理工科名校申请中的 “硬通货”
今天一篇帮你梳理HIMCM2025新增考点变化?竞赛规则?如何备赛拿奖?
HIMCM新增考点变化
2025 年 HiMCM(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新增了与 AI 使用相关的考点以及对学术诚信方面更严格的要求,具体如下:
AI 使用报告相关要求:
强制说明:参赛队伍必须提交一份关于 AI 使用情况的报告,明确说明是否使用了 AI 工具,如大语言模型 LLM 或其他大型语言模型(如 ChatGPT、Copilot 等)。
详细说明:若使用了 AI 工具,需详细阐述具体使用了哪些模型,以及使用这些模型的目的,例如用于文献检索、论文格式排版、基础数据处理等。
评委审查重点:评委将重点审查建模的原创性,AI 工具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能替代团队的核心思考过程。创新性论点提出、核心数据建模及论文结论部分,严禁使用 AI 工具代劳。
资源使用限制规定:
禁止外部讨论:比赛严格禁止参赛队伍与队外人员讨论赛题。一旦发现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解题思路等行为,将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学术诚信:在数据引用方面,参赛队伍需将数据来源标注至三级文献,并严格遵循引用格式规范,以确保学术的严谨性与诚信度。
HiMCM竞赛规则
参赛群体
由 1-4 名 9-12 年级在校高中生组成一队,允许跨校组队。参赛学生需在比赛当年 11 月 5 日时未满 19 岁,且初中组(MidMCM)成员需在 2011 年 5 月 1 日后出生。每队需配备一位指导老师。
时间安排
赛程安排:2025 年报名阶段从 9 月开放注册,11 月 5 日下午 2:00(美东时间)截止
每队注册费 100 美元。团队需在 14 天内完成选题、建模、论文撰写及提交。
竞赛内容
官方提供 A、B 两道题目,如 2023 年涉及奥运奖牌分配与生态保护,团队任选其一
需运用数学知识和工具建立模型,最终提交不超过 25 页的英文论文,内容涵盖问题分析、模型假设、求解过程及结果验证。
(2025 年新增要求,需单独提交 AI 使用报告,说明是否使用大语言模型辅助写作或数据分析)
奖项设置
特等奖(O 奖):占全球队伍总数前 1%,要求模型创新性与论文完美度兼具;
提名奖(F 奖)占前 7%:方案接近特等奖水平;
一等奖(M 奖)占前 14%:论文论证充分,模型设计合理;
二等奖(H 奖)占前 30%:满足基本要求且表现良好;
成功参与奖(S 奖)约占 52%:完赛即可获得。
HIMCM竞赛备赛
1、分阶段突破
基础期:掌握线性回归、图论等经典模型,熟练 Python(Pandas/Matplotlib)和 LaTeX 工具,精读 3 篇获奖论文学习结构。
强化期:每周 1 道真题模拟,聚焦可持续发展相关模型(系统动力学、混合整数规划),复盘错题。
冲刺期:2-3 次全真模拟,固定 “建模 + 编程 + 写作” 分工,优化 72 小时时间分配(问题拆解 6h→建模 24h→编程 18h→写作 20h→检查 4h)
2、核心能力提升
型实用优先:优先选择可解释性强的模型,用灵敏度分析和数据验证增强说服力。
团队协作:搭配 “数学 + 编程 + 写作” 组合,明确交接节点,避免信息误差。
AI 合规使用:仅用于语法校对或代码框架,核心模型设计需独立完成,按要求提交使用报告
3、资源工具
为了帮助同学们尽快理清思路,针对今年的题目,整理了独家AB思路和对应备赛资料2025HiMCM参考资料向所有参赛学生免费公开
HIMCM机构竞赛辅导
机构由海内外名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硕博组成的HiMCM教研团队带领着71支队伍100%获奖,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全球56支Finalist奖(获奖率5%)队伍中,机构有11支队伍,占比近1/5!
HIMCM课程设置:
授课地点:线上授课(面 向 全球),用classin授课
授课班型:24hHiMCM队课程、26hHiMCM衔接课程、5天建模训练营、14天赛中全程陪伴服务
授课形式:导师+学习管理师共同辅导,团队授课
不同班型具体详情
▲26hHiMCM衔接课程:初级建模10h+中级建模16h,学习科技论文写作、编程与算法
▲24h HiMCM 团队课程:赛前+赛中,从编程、数学建模、科技论文写作入手,产出HiMCM赛级论文
▲5天建模训练营:适合完成基础建模课程的学生,完成一轮建模模拟赛事+能模拟完成25页的论文
▲14天赛中全程陪伴服务:导师14天赛中全程陪伴指导完成参赛作品
此外:还设置了2期暑假模拟赛可以任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