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光环加持
没有天赋碾压
凭什么拿下了宾大?
一起来看,他和顾问团队如何
一步步打磨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优势
D同学's Profile
国籍:中国大陆
加入机构时间:10年级初所在高中:某IB国际学校托福:112 SAT:1570 IB预估分:42/42平时成绩:
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9年级:5/6/7
10年级:6/7
11年级:全7
奖项:
IEO经济奥赛-铜奖
IMMC数学建模竞赛-荣誉提名奖
2025fall宾大早申录取率约在12.6%,录取率创新低,同时整个江浙沪地区仅录取5位同学。
这份录取来之不易,是孩子、家长和老师们长期积累、共同努力的成果。D同学的案例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他既不是“学术碾压型”或“竞赛天才型”学生,也不是那类“自带特长光环”的申请者,而是一位有明确目标、积极进取、团队精神、并具备出色社交沟通能力的学生。
我们顾问老师常常会提醒学生:要主动与任课老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争取在推荐信和IB评分中获得更多正面印象。但真正能认真落实的学生并不多。D同学在这方面展现出了高度的执行力。不论是在校内与老师、同学的关系,还是在校外对资源的把握,他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社交能力强的优势。我还记得,在参加机构活动时,他是第一个主动添加导师微信,并向导师表达感谢的学生,这份真诚和主动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我们各自发挥所长,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最终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这正是团队协作最好的体现。D的妈妈也在回顾时动情地表示:“我们从六年级开始,就没有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而是在他真正需要专业引导时,选择信任并交给机构。申请初期与老师们共同制定的活动规划、明确主线方向,为整个过程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关键引导。”
我们一起完成了哪些关键工作?
从兴趣出发,走向目标
在规划之初,机构老师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D的个性、兴趣和思考方式,最后决定从“国际象棋”和“环境科学”这两个方向切入。他不是那种一开始就很明确目标的学生,但我们看到了他身上“能带人走”的能力。我们借助学校平台,协助他申请并成立了国际象棋社和“以生物设计促进环境友好”的MOSS社。社团不是随便做做而已,每一个活动都需要提前设计好方案,比如策划“象棋策略与数学逻辑”的系列活动,让他的领导力、组织力和创造力都有了清晰的体现。
明确方向,深入探索
通过系统的专业科普和探索,再加上一次非常有特色的上海本地夏校项目,D逐渐明确了自己未来申请的专业方向:环境与城市研究。为了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我们鼓励他参加数学建模比赛,选择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主题,并和机构其他学子组队、匹配合适的指导老师。有点遗憾,比赛没有拿到非常亮眼的奖项,但我们没有放弃这段努力,而是继续打磨论文,最终成功发表于某权威期刊。除此之外,机构也帮助D对接了宾大教授进行一对一的科研资源。
目前的申请学生可以说是人手一个科研,招生官已经对高中生做科研习以为常了。我们让学生做科研,非常反对那种“学生等教授出题”的形式,套用现成的课题和流程,而是反过来,学生要自己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一起头脑风暴从“工厂停工与环境变化”“乡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话题中推敲选题,最终和教授一起选定研究主题并顺利推进。
D同学参与机构日常活动
打通双专业,突出交叉优势
除了环境外,申请时候需要填写第二甚至第三专业,D同学的第二专业选择的是经济,我们集中在农业经济这一块,农业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匹配了伦敦政经背景的经济老师指导John Locke的论文写作比赛,也组队参与了IEO经济比赛。可以看到每一步都不是速成,而是在兴趣的基础上深耕。
机构在他背后做了什么?
每一步都算数,所有努力都有回应
两年多的过程,不是只有“项目”和“成果”这么简单,很多人看不到的,是我们日常的陪伴与支持。IB 11年级是真的难,不管是课程难度、时间管理上的压力都是倍增的,经历过的同学和家长都明白其中艰辛......我们非常清楚,把校内成绩的基础打扎实,远比做几个“看上去很厉害”的项目更重要,大家一定一定要重视,校内GPA是大学申请中最重要的指标。
在整个过程中,机构有非常完善的跟踪机制,每月两次的定期会议、高度关注GPA提升和IB课程难度管理、以及必要时的补课资源对接和心理支持,都是系统化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D同学的妈妈在感谢信中写道:“在文书方面,机构文书老师的帮助让我印象深刻。
很多夜晚十二点、一点还在和孩子一起推敲文书细节,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才让他的材料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申请季的很多个周末,D都在机构度过,老师们的陪伴帮助他在高压下依然保持清晰的判断和节奏。家长说:“每当他焦虑时,Rachel老师总能提醒他专注长远目标,而不是被一时成绩影响情绪。”
成果展示
通过我们的系统性规划与持续支持,D同学在两年内实现了:
✓ 成功创建并持续运营两个有特色的学生社团✓ 发表气候建模论文于《Frontiers of Engineer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完成宾大教授指导的城市环境研究项目✓ John Locke论文竞赛获奖✓ 明确“环境政策+农业经济”的双专业方向
and more….
最后的感想
看到D收获宾大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我们由衷地为他骄傲。他从最初的迷茫到如今的笃定,从兴趣探索到专业聚焦,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
正如D妈妈写的:“机构不仅仅提供了申请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给予了理解与支持。”
我们始终相信,名校规划的意义,不仅仅是“搞定一个名校”,而是帮助孩子找到热爱,建立方法,增强行动力,并真正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祝福D在宾大继续地自由生长,也期待更多像D一样的孩子,在我们团队的陪伴下走出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