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招生要求
南洋理工大学(NTU)作为全球顶尖研究型大学,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2位,其人文学院的语言学与多语研究项目跻身全球前50。以下是NTU人文学院博士项目的主要招生要求:
1. 学术背景要求:
·本科学位必须获得二等一级荣誉学位(Honours Second Class Upper)或同等学历
·申请PhD的学生需持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具备在拟研究领域开展高级研究的能力
2. 语言要求:
·非英语为教学媒介的大学毕业生需提供英语能力证明
·一般要求IELTS总分6.5以上,写作部分6.5分
·TOEFL(网考)总分100以上,写作部分23分
3. 课程要求:
·博士生需完成6门导师批准的课程
·参加所有指定学术活动
·通过确认考核(开始研究后1-2年内)
·提交7.5-8.5万字的学术论文并参加口试答辩
4. 奖学金机会:
·NTU研究奖学金(最长4年)
·南洋总统研究生奖学金(NPGS)
·人文社科学科月津贴约4,000-4,400新元(国际学生)
·包括会议津贴(每财年最高4,000新元)、图书津贴(每年500新元)、IT津贴(一次性1,500新元)
5. 申请流程:
·直接通过NTU官方申请门户提交申请
·2026年1月入学的申请已开放
·早期录取窗口为2025年8月31日
·申请结果可能需要4个月时间
二、教授研究方向
Prof. Coupe于2009年加入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与多语研究部门,2014年晋升为副教授并获终身教职。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濒危语言文档与描述:
·重点关注印度东北部的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那加兰邦地区的语言
·记录和分析少数民族语言的语法结构,为后人保存珍贵语言资料
·研究Tibeto-Burman语系的语法特点,是这一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
2. 语言接触与收敛研究:
·考察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语言接触现象
·研究Austroasiatic(南亚语系)、Dravidian(达罗毗荼语系)、Indo-Aryan(印度-雅利安语系)和Tibeto-Burman(藏缅语系)语言之间的语言收敛证据
·探索语言接触如何驱动语法变化,包括形态句法对齐模式的变化
3. 语言类型学与历史语言学:
·寻求人类语言结构多样性和共性的功能与历史解释
·研究语言实用性格标记的类型学
·探索藏缅语系语言中时间表达的历史发展
4. 语言文化与社区支持:
·为口语传统的语言创建书写系统,支持识字教育
·与那加兰邦东部的Khiamniungan和Yimkhiung语言社区合作开发词典
·促进语言保护与文化遗产的保存
三、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Prof. Coupe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高质量可行的创新研究计划:
1. 那加兰邦语言的多模态语料库构建
·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创建那加兰邦濒危语言的多模态语料库
·结合音频、视频、文本和注释,记录日常对话、传统故事和仪式
·应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自动转写和初步分析,提高文档效率
·开发开源工具,允许社区成员参与语料库建设和维护
2. 跨语言句法对齐模式演变研究
·系统考察南亚/东南亚语言中句法对齐模式的演变轨迹
·建立计算模型,模拟语言接触如何导致句法对齐模式的改变
·结合语言学和社会学视角,分析社会因素如何影响语法变化
·探索实用格标记如何从语用功能发展为语法功能的机制
3. 藏缅语言认知语义地图项目
·构建藏缅语言家族的认知语义地图,探索语法化路径
·比较不同语言中时间、空间和情态概念的表达方式
·研究名词化在发展复杂语法结构中的核心作用
·开发互动式数字平台,可视化展示语义概念间的关联和演变
4. 数字技术支持的语言复兴计划
·设计针对那加兰邦语言的移动应用和教育游戏
·结合传统故事和文化元素,创造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语言学习内容
·开发简易输入法和拼写检查工具,降低书写系统使用门槛
·建立年轻人可参与的社交媒体平台,促进少数民族语言的现代使用
5. 跨代言语互动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调查那加兰邦语言社区中不同代际间的语言使用差异
·分析全球化和数字技术对语言保存和变异的影响
·记录并分析特定社会情境中的代码转换现象
·探讨有效的家庭和社区语言政策,促进语言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