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无法被拒绝的申请文书到底是怎么“讲出来”的?

我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吧?

一个好故事,能让我们在几分钟内就对一个人产生好奇和好感。这背后其实是传播学的魔力——故事,是建立人与人连接最快的方式。

而大学申请材料,本质上就是讲一个属于你的故事,你的目标就是用这个故事让招生官对你产生好感,想要录取你。你的个人陈述,正是这个故事的主体。

可问题是——我们每天听到那么多故事,为什么只记得其中的极少几个?每年成千上万份申请文书递到招生官手中,为什么只有极个别能真正被记住,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机构升学导师Ece老师,拥有杜克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媒体研究与传播学的背景,还带出了拿到斯坦福和LSE录取的学生。她发现,很多同学把个人陈述写成了一份“优点清单”,而不是一个能打动人的故事。这恰恰是沟通中最容易犯的错误。

在这篇文章中,Ecehan老师将从“讲故事”的传播学角度,和大家聊一聊,一篇无法被拒绝的申请文书,到底是怎么“讲出来”的。

Ece

阿姆斯特丹大学,传播学硕士

杜克大学,政治学与视觉及媒体研究学士

好故事的三大核心要素

人人都会讲故事,我们每天也都在听故事。但为什么有些故事能久久留在心里,而有些转瞬即忘?真正打动人的,从来不是故事本身有多轰动,而是它传递出的东西——真实、坦率、启发人心。

这三者,是所有好故事的底层结构。缺一,就容易流于表面;俱全,才能深入人心。不论是写大学申请文书,还是做任何形式的表达,当你以这三点为锚,去构建你的叙述,它自然就有了力量。

故事的基石:真实性

真实应该是大学申请文书的核心。一篇用心算计、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招生官一眼就能识破。他们每年要读成千上万篇申请文书,早已练就分辨真伪的敏锐嗅觉。

比如,一篇讲述学生亲手推动的公益项目如何影响社会,并分享自己从中获得的成长与感悟的文章,如果写得真挚动人,就非常有分量;而另一篇大谈自己学术有多优秀、取得了多少成就、显然是为了博取好感而写的文章,往往会显得刻意、缺乏诚意。

在申请文书中展现真实,不仅包括对个人缺点和失误的坦率,也包括从中获得的成长、所产生的情绪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让他们产生共情,从而深入理解申请者的内心和经历。

做到真实,还意味着不能虚构或美化自己,试图展现一个“完美”形象。这是很多学生常犯的错误,而招生官往往很容易识破。事实上,学生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做到“完美”,才能进入一所优秀的大学。反而,那些敢于呈现自身不完美、勇于反思和成长的学生,更容易被视为具备领导潜力的个体。这样的文书,才真正能吸引招生官的注意。

故事的桥梁:坦率/透明度

要做到真实,也必须做到坦率,坦率是讲好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许多公司在做对外宣传的时候,也会反复强调“提高透明度”,因为这能增加外界对品牌的信任。这个原理也同样可以应用到申请文书的写作中。

坦率并不意味着要把所有人生经历都一股脑地写下来,也不代表要把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写进去,而是要做到诚实、清晰,不刻意隐瞒,试图打造完美形象。

每个好故事中的主角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有情绪、有挣扎、有缺陷,每一段旅程都有高潮与低谷。如果只写顺风顺水的经历,而忽略其中的挑战和困难,这样的故事往往会显得单薄、缺乏说服力。

当然,坦率也不等于事无巨细、铺陈冗杂,而是要在重要的经历中,展现出充足的细节和深度。浅尝辄止的叙述、缺乏情感与细节支撑的描述,也是一种不够坦率的表现。如果你希望招生官真正理解你的故事,看见你所看、感受你所感,就必须把这些内容写得清楚、真切。

故事的升华:启发性/影响力

最后,一个好的故事应当能够激发(inspire)读者的情感与希望。所谓“激励人心”或者说“启发性”,并不等同于必须获得奥运奖牌、打破世界纪录、或创办一家公司。这种启发,更多是一种让读者对未来与可能性感到希望的力量,是在字里行间呈现出一个能为世界带来积极改变的人。这种改变,或许只是帮助同学补习功课、或是在流浪者收容所做志愿者,看似微小,却能让人动容。

但许多学生在申请过程中常常误解了“激励人心”这一点:他们认为只要把自己的各种成就和优点罗列出来,就能打动招生官。实际上,这种写法不仅读起来枯燥无趣,还会显得像一份简历,缺乏温度和故事性。

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分享那些能激励他人、能体现你想为世界做出改变的经历。这类故事往往包含一个“转变”或“成长”的过程,以及你已经或希望带来的积极影响。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故事的规模或影响力并不决定故事的好坏。毕竟这些文书是高中生写的,招生官也并不指望你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他们更看重的是,你是否展现出作为未来领导者的性格、兴趣、共情能力和潜力。他们希望从你的故事中看到一个有温度、有力量的人,一个他们愿意接纳进入校园、共同成长的人。

总之,讲好故事在大学申请中至关重要。尽管优秀的故事有着不同的形式,但它们往往具备共同的特质:真实、坦率、启发人心。

一篇成功的申请文书,应当讲述一个发自内心、真挚动人的个人经历,语言清晰,内容诚实,让招生官在读完之后不仅了解你是谁,更被你的情感与思考所打动,对你的未来充满期待。

就像所有能引发共鸣的好故事一样,申请文书应当让人愿意继续了解你、与你产生连接。申请文书不是展示完美人设、罗列成就的简历,而是一场坦诚而深刻的对话——关于你是谁,以及你将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读完Ece老师的分享,你是否也想知道,如何将这些深刻的传播学原理,应用到你独一无二的个人故事中?

你的每一次经历、每一次反思,都蕴藏着打动招生官的潜力。Ece老师擅长的,正是帮助你挖掘这些闪光点,将它们串联成一个有温度、有力量的申请故事。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你以为很好申请其实录取难疯了的美国大学盘点!

下一篇

香港理工大学全奖博士项目 (Prof. Daniel W.M. Chan)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