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招生要求
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研究生项目拥有全球竞争力的奖学金支持,主要招生要求如下:
学术背景:申请者需持有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一等荣誉或二等甲级)或硕士学位,且在相关学科领域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物理学等相关背景尤佳。
语言要求:
·托福 (TOEFL):≥ 79分(网考)
·雅思 (IELTS):≥ 6.5分(各单项不低于5.5分)
·中国大陆申请者若毕业于英语授课项目可豁免语言成绩
研究计划: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展示对所申请研究领域的了解及创新思维
推荐信:提供至少两封学术推荐信
奖学金:校长奖学金(Presidential PhD Scholarship)年度价值约HK$336,000(~US$43,000),包括学费全免、生活津贴、会议及研究补助、住宿补贴等
申请截止日期:
·第一轮:12月1日
·第二轮:次年5月31日
·建议提前准备,尽早申请
二、教授研究方向
Prof. Freddy BOEY是香港城市大学现任校长、大学杰出教授,同时也是香港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他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教务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副校长(创新与企业)。作为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研究领域广泛而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2.1 生物医学材料与应用
Prof. Boey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极具创新性,致力于开发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的新型材料和设备:
· 医疗诊断技术:开发用于COVID-19检测的注塑成型拭子和其他医学诊断工具
· 牙科防护与治疗:研发可安全去除牙科气溶胶污染的可折叠帐篷等防护装置
· 组织再生技术:探索细胞微环境与生物力学相互作用,应用于组织再生
· 医疗器械:开发生物可降解支架和其他植入式医疗器械
2.2 能源存储与超级电容器
在能源材料领域,Prof. Boey的团队专注于开发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 基于碳的超级电容器:研究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石墨烯氧化物等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氧化物基超级电容器:探索各种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在能量存储中的性能
· 微型超级电容器:设计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环境传感器的薄膜能量存储系统
2.3 智能材料与窗户技术
Prof. Boey团队在智能材料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 热响应智能窗户:基于水凝胶的液态热响应智能窗户技术,具有出色的热储存能力
· 变色材料:研发具有可调光学性能的新型热致变色材料
· 可扩展性技术:专注于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工业规模应用的解决方案
2.4 纳米材料与器件
在纳米技术领域,Prof. Boey的研究涵盖:
· 纳米结构材料:研究纳米管、纳米线、纳米颗粒等在多种应用中的性能
· 功能性薄膜:开发用于微机电系统(MEMS)和能源存储的高性能薄膜
· 纳米复合材料:设计具有增强机械和电学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
三、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Prof. Boey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具有前景的创新研究计划:
3.1 COVID-19后时代的自适应医疗防护系统
随着疫情的经验积累,一个潜在的研究方向是开发智能化、自适应的医疗防护系统:
·结合Prof. Boey在COVID-19测试和牙科气溶胶防护方面的成功经验
·设计可根据不同病原体特性自动调整过滤参数的智能防护装置
·整合纳米传感器技术实现实时病原体检测和响应
·应用可持续材料,解决医疗废弃物问题
3.2 基于水凝胶的多功能能源存储-智能窗一体化系统
将Prof. Boey在智能窗户和能源存储领域的研究结合:
·开发既能调节光线又能存储能量的一体化窗户系统
·利用热响应水凝胶在温度变化时捕获和释放能量
·集成超级电容器技术实现能量储存功能
·设计自供能控制系统,减少外部能源依赖
3.3 生物医学-能源集成的可植入式医疗设备
结合Prof. Boey在生物医学材料和能源存储领域的专长:
·研发利用体内生物电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可植入式医疗设备
·设计生物相容性微型超级电容器,实现长期稳定工作
·应用组织再生技术,开发能与人体组织无缝集成的智能界面
·探索通过近场通信实现的无线监测和控制系统
3.4 可降解纳米复合超级电容器
针对电子垃圾问题,开发环保型能源存储解决方案:
·设计基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纳米复合超级电容器
·研究不同生物基碳源(如植物纤维)在能源存储中的应用
·开发环境友好型电解质,减少有毒材料使用
·建立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估体系,实现真正的绿色能源存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