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校招生要求
基本资格条件
· 学历要求:物理、材料、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获得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
· 语言要求:雅思≥6.5或托福≥80分(非英语母语国家申请者)
· 研究能力: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和研究潜力
· 沟通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领导才能:展现一定的学术领导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申请时间节点
· 春季入学(1月):前一年1月1日至9月30日
· 秋季入学(8月):前一年9月1日至当年5月30日
奖学金信息
申请者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全额资助:
1.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KPFS):
·年度津贴:HK$337,200(约US$43,230)
·会议及研究旅行津贴:每年HK$14,000(约US$1,790)
·资助期限:最长3年(若博士项目超过3年,大学可提供额外支持)
· 申请截止日期:2025年12月1日
2. PolyU校长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PPPFS):
·面向全球顶尖申请者
·总资助金额约HK$1.63百万
3. PolyU国际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IPFS):
·面向有卓越学术成就的国际学生
申请者需先通过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电子系统提交初步申请,获取HKPFS参考编号,再向理工大学提交完整申请材料。
02、教授研究方向
李明杰教授团队专注于新型低维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拥有国际领先的超快激光光谱技术平台。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钙钛矿材料与器件
· 材料制备:量子点、单晶与手性钙钛矿的合成与表征
· 器件开发:高效光伏器件与灵敏光电探测器
· 结构设计:超晶格结构的制备与性能调控
超快光谱技术
· 时间分辨测量:飞秒瞬态吸收和荧光寿命成像
· 太赫兹技术:太赫兹发射与泵浦-探测系统
· 动力学研究:载流子输运与自旋动力学表征
二维材料技术
· 材料制备:CVD生长与精准转移技术
· 异质结构:多种二维材料异质结构的构筑与测试
· 光学性质:光致发光与超荧光现象解析
李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多个高水平期刊,包括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和Nano Letters等。近年来,团队在钙钛矿材料中的热载流子冷却、多激子产生、超晶格结构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李明杰教授团队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具有前景的创新研究方向:
1. 手性钙钛矿量子点的圆偏振光探测系统
结合团队在手性钙钛矿与圆偏振光探测方面的经验,可开发基于量子点的高灵敏度圆偏振光探测系统。该系统可用于量子通信、生物分子手性检测等领域,实现室温下的高速、高灵敏度圆偏振光检测。
研究计划包括:
·设计新型手性钙钛矿量子点材料,提高圆偏振光探测效率
·集成光电器件,实现多通道并行信号处理
·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信号识别算法,提高检测精度
2. 钙钛矿/二维材料异质结构中的热载流子采集技术
结合团队在热载流子动力学和二维材料研究方面的优势,探索钙钛矿/二维材料异质结构中的热载流子采集机制,突破传统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极限。
研究计划包括:
·设计钙钛矿/石墨烯/TMDCs多层异质结构
·通过界面工程调控载流子传输路径
·开发新型器件结构,实现高效热载流子采集
3. 超快光谱技术在太赫兹器件中的应用
利用团队在超快光谱和太赫兹技术方面的专长,开发新型太赫兹发射与检测器件,实现高效宽带太赫兹信号处理。
研究计划包括:
·设计基于钙钛矿材料的高效太赫兹发射源
·开发二维材料异质结构的宽带太赫兹探测器
·构建集成化太赫兹成像系统,用于无损检测与安全扫描
4. 人工智能辅助的钙钛矿材料设计与优化
引入机器学习方法,建立钙钛矿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关系模型,实现材料性能的快速预测与优化。
研究计划包括:
·建立钙钛矿材料大数据库,包含组成、结构与性能数据
·开发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材料的光电特性
·通过高通量实验验证与反馈,不断优化预测模型
以上研究方向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高效光伏器件、新型光电探测器、量子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辅助材料设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