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黄重行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01、学校招生要求

【全奖博士招生】香港大学黄重行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香港大学(HKU)是亚洲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化学系博士项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以下是申请香港大学化学系博士项目的主要要求:

1. 学历要求:申请人需持有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通常要求二等一级荣誉或以上),或已完成硕士学位课程。

2. 英语能力:如果申请人的本科或硕士教育并非以英语为教学语言,需要提供英语能力证明,如TOEFL或IELTS成绩。

3. 研究能力:申请人需展示优秀的学术表现、研究能力/潜力、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领导才能。

4. 申请流程:申请需通过香港大学研究生院的在线申请系统提交,并上传所有必要的证明文件,包括学术成绩单和语言成绩证明。

5. 奖学金机会:博士生可申请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KPFS)或香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PGS)。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KPFS)是由香港研究资助局(RGC)设立,旨在吸引全球最优秀的学生到香港攻读博士学位。每位HKPFS获奖者每月可获得HK$28,400的奖学金,以及每年HK$14,200的会议和研究相关旅费津贴,为期三年。对于被录取到四年制博士课程的HKPFS获奖者,香港大学将在第四年提供同等的资助。

此外,未获得HKPFS的全日制博士生,如果持有二等一级荣誉(或同等学历)或以上的学士学位,通常也可获得研究生奖学金(PGS),基本金额为每月HK$19,135(自2025年9月1日起生效)。

02、教授研究方向

【全奖博士招生】香港大学黄重行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黄重行教授是香港大学化学系的副教授,同时也是2023年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香港和澳门)获得者。他在有机合成、催化化学和绿色化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

教育背景与经历

黄教授出生并成长于中国上海,2012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师从王剑波教授和张艳教授。随后,他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2012-2016)和芝加哥大学(2016-2017)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董光斌教授,研究方向是开发新型钯催化的氧化还原级联反应,用于直接β-官能化酮类化合物。博士毕业后,他加入斯坦福大学Barry M. Trost教授实验室,研究涉及Pd-杂烯丙基中间体的环加成反应。

主要研究领域

黄教授实验室的研究致力于开发新型有机转化反应,解决有机合成中的挑战,并在环境化学和药物化学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他的研究核心是设计新型催化剂,实现高效和可持续的催化反应。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新型催化策略开发:开发新的催化策略或范式,用于生物活性分子和有用合成砌块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2.新型催化剂识别:识别新的过渡金属或主族催化剂,实现高效的成键反应,避免产生有害废物。

3.生物质转化:生物质衍生物的催化和化学选择性转化为精细化学品,实现高原子经济性。

最新研究成果

近三年来,黄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类具有四齿配体的新型双核锌催化剂,用于单取代和二取代丙二酸酯的不对称氢硅化反应。这种不对称还原使他的团队能够以快速、模块化和立体选择性的方式合成全碳季碳手性中心、叔烷基卤化物、叔醇和其他官能化结构单元。此外,黄教授还在β-酮腈的脱酰基官能化、硝酮的不对称氢磷酰化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些研究为合成各种手性化合物提供了高效途径。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黄教授的研究背景和最新成果,以下是几个潜在的创新研究方向,这些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有望在实际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

1. 可降解塑料的催化合成与降解

研究思路:利用黄教授开发的双核锌催化剂,设计合成具有特定降解触发点的聚酯或聚酰胺材料。这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如pH变化、光照或特定酶的存在)可被有效降解为无害小分子。

创新点:将催化合成与定向降解相结合,实现"从摇篮到摇篮"的材料循环利用,解决塑料污染问题。该研究将探索如何通过分子设计控制材料的使用寿命和降解速率,同时保持材料的使用性能。

2. 手性药物中间体的绿色合成

研究思路:基于黄教授在对映选择性合成领域的专长,开发利用生物质原料(如葡萄糖、木糖等)合成重要手性药物中间体的新方法。研究将重点关注催化剂的设计,使其能够在水相或绿色溶剂中高效工作。

创新点:传统的手性药物合成往往依赖石油基原料和有机溶剂,环境友好性差。该研究将探索如何利用可再生资源、温和条件和绿色溶剂,实现重要手性药物中间体的高效合成,显著降低制药行业的环境足迹。

3. 双核金属催化剂在碳中性燃料合成中的应用

研究思路:将黄教授开发的双核锌催化剂的设计理念扩展到其他金属组合,如锌-镍、锌-铜等,用于CO₂的选择性还原,生产甲醇、甲烷或长链烃类等碳中性燃料。

创新点:目前CO₂还原催化剂往往存在选择性低、能耗高等问题。该研究将探索如何通过双核金属催化剂中的协同效应,实现CO₂的高效、高选择性转化,为碳中和技术提供新思路。

4. 手性氨基酸的不对称脱羧合成

研究思路:基于黄教授在不对称脱羧方面的研究,开发一种新型催化系统,能够从简单前体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非天然手性氨基酸。

创新点:非天然手性氨基酸是许多生物活性肽和药物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其合成往往需要多步骤、低效率的方法。该研究将探索如何通过催化不对称脱羧反应,实现非天然手性氨基酸的直接、高效合成,为新药开发提供重要工具。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这些交叉专业前景好好申请!

下一篇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参加AMC8竞赛?附AMC8数学竞赛培训课程秋季班安排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