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奖博士项目 (Prof. Iris W. Hung)

一、学校招生要求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奖博士项目 (Prof. Iris W. Hu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与经济学院的MPhil-PhD in Marketing项目针对有志于在营销学领域深造的高素质申请者,特别欢迎对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判断与决策、量化建模及行为营销等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

申请资格:

·获得认可大学的学士学位,平均成绩不低于"B"

·满足以下英语语言要求之一:

  • 毕业于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学位课程
  • 香港高级程度会考(AS Level)或香港高级水平考试英语科目及格
  •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英语科目4级或以上
  • 获得认可的专业资格,且考试以英语进行

申请材料:

·学士和/或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学历验证报告或在读证明

·GMAT/GRE成绩(必需)

·英语语言能力证明

·个人陈述(英文,300-600字)

·两封推荐信(中英文皆可)

·其他支持材料(如发表论文、奖项、证书、实习证明等)

申请日期:

· 2026年秋季入学申请时间: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3月1日

·采用滚动录取,建议尽早申请

奖学金及资助:

·Presidential Fellowship:每年税后RMB180,000,覆盖正常学习期限,每年审核。获奖者需在奖学金期间担任至少四个学期的助教(含暑期)

·教学/研究助理津贴:担任TA或RA可获得每月税前最高RMB10,000的津贴

·学费减免:2025-2026学年学费为RMB140,000(待批准)

二、教授研究方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奖博士项目 (Prof. Iris W. Hung)

Prof. Iris W. Hung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市场营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MPhil-PhD营销学项目主任、SFI讲席教授及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杰出教授。她2008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2008-2015)获得终身教职,并在复旦大学(2015-2021)担任教授。她还曾担任MIT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由复旦大学和MIT联合资助的国际教师学者)和昆山杜克大学客座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1. 消费者决策机制:研究消费者如何在各种情境中做出购买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

2. 情感处理:探讨情绪和感受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和判断

3. 主观体验:研究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如何塑造其购买体验和决策

4. 视角采纳:考察不同视角(如演员与观察者)对情感体验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5. 内隐理论:研究人们对特质可塑性的信念如何影响其判断和行为

6. 自我相关加工:探索自我关注如何影响消费者依赖感受做出决策

7. 亲社会行为:研究促进和影响消费者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Prof. Hung的研究成果已在多个顶级期刊发表,包括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等。她的研究曾被Financial Times, Wall Street Journal, Bloomberg Business Week, Psychology Today等媒体和机构报道。同时,她还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编辑(2018-2021)、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副编辑,以及Journal of Marketing和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4-2020)评审。

三、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Prof. Hung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计划:

1. 美丽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联

Prof. Hung的最新研究显示,持有美丽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美丽可以改进)的消费者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索这种思维模式是否也影响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选择。研究假设美丽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环保产品、减少包装浪费,以及支持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研究可采用实验设计,操纵参与者的美丽思维模式,并测量其对可持续产品的态度和购买意愿。这一研究将为美丽思维模式与可持续消费的关联提供新见解,并为企业开发有效的可持续营销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2. 视角采纳在社交媒体影响力营销中的作用

基于Prof. Hung关于视角采纳的研究,本项目将探讨社交媒体上不同形式的内容(第一人称vs.第三人称视角)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影响者推荐产品的反应。研究假设,当内容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如POV视频)时,消费者更容易产生沉浸感和情感共鸣,而第三人称视角可能增强信息的可信度。通过混合方法研究(眼动追踪、在线实验和深度访谈),可以揭示视角采纳对社交媒体营销效果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优化影响力营销内容的实用策略。

3. 跨文化视角下内隐理论对消费者风险决策的影响

结合Prof. Hung关于内隐理论和消费者决策的研究,这一项目将从跨文化视角探讨东西方消费者的内隐理论差异如何影响其风险决策。研究将比较中国和西方消费者在金融投资、健康保健和新产品采纳等领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行为,探究文化背景如何调节内隐理论与风险决策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不仅能丰富内隐理论在跨文化消费者行为中的应用,还能为国际企业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提供实证依据。

4. 自我关注与数字化体验中的消费者隐私决策

基于Prof. Hung关于自我关注的研究,这一项目将探究不同类型的自我关注(私人自我vs.公共自我)如何影响消费者在数字平台上的隐私决策。研究假设,当消费者的私人自我被激活时,他们可能更注重保护个人数据;而当公共自我被激活时,他们可能更愿意分享数据以获得社交认可。通过实验和现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这一项目将揭示自我关注在消费者隐私权衡中的核心作用,并为数据隐私保护政策和数字平台设计提供实用指导。

5. 情感处理对元宇宙消费体验的影响

结合Prof. Hung在情感处理和主观体验方面的专长,这一前沿研究将探讨情感如何塑造消费者在元宇宙环境中的体验和决策。研究将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不同情感状态,考察情感唤起如何影响消费者在虚拟世界中的品牌互动、虚拟商品购买和社交行为。这一研究不仅能拓展情感处理理论在新兴技术环境中的应用,还能为企业在元宇宙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消费体验提供实用见解。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还是不差钱!又一藤校官宣年收入低于180万免学费!为抢人都豁出去了!

下一篇

申请牛津【物理/工程】专业这个月不要只顾备考PAT还要注意...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