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公立国际部还是国际校的学生,美本申请赛道越来越“卷”,竞争越来越激烈是目前的现实。如何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展现出独特性呢?对于即将升入10年级的学生来说,开始了解如何充分且科学的早规划是一个很好的入手点。
对新10年级学生来说,哪些能力是他们在此阶段最应该着重培养的呢?如何通过策略性早规划,先人一步取得竞争优势?今日推文将与大家探讨,也欢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与前期顾问一对一咨询。
文书题目背后的早规划策略
时间不可逆,一旦错过只能追悔莫及。已有越来越多的准10年级学生开始规划自己的申请角度,以便于未来打造出一条,甚至储备出第二条故事线,以提高竞争优势。
近几年美国大学的补充文书题目,也有试图考核学生是否拥有其它经历,希望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经历去谈论多个故事的趋势。随着8月1日Common App的开放,以哥伦比亚大学的补充文书题目为例:
哥伦比亚大学
从顶尖大学的文书题目可以看出,展现求知欲、影响力,以及匹配度始终是大学关注的重点。无论题目的措辞如何,美国大学看重的是学生能否在课堂以外与周围社区紧密连接。招生官通过审阅文书了解申请者的兴趣,衡量学生是否能够帮助构建一个互帮互助、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大部分懵懵懂懂的高中生其实并不知道他们的热情所在,或者感觉自己对什么都感兴趣,但不知道具体做什么。准10年级学生正好有充足的时间,尽早广泛涉猎,不断尝试各种事物和活动。通过不断尝试,学生可以深入思考并识别出自己的学术兴趣并进行长期发展和深化。
更重要的是,准10年级学生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来进行策略性的思考。未来得以有策略性地针对不同的学校气质选择题材,从不同角度去阐释自己的故事。
招生官是如何审核申请材料的?
顶尖美本招生官是通过评估申请者的申请材料,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来构建申请者形象,判断学生是不是学校所需要的人才。
这意味着准10年级学生,需要要站在招生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招生官究竟是怎么“看”申请材料的。只有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才能尽早准备,最大限度提高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从以下顶尖大学的文书题目中,可以一探顶尖大学招生办考核人才的理念。
Columbia:“What attracts you to your preferred areas of study at Columbia College or Columbia Engineering? (150 words or fewer)”
Yale:“Students at Yale have time to explore their academic interests before committing to one or more major fields of study. Many students either modify their original academic direction or change their minds entirely. As of this moment, what academic areas seem to fit your interests or goals most comfortably? Please indicate up to three from the list provided.”
Brown:"Brown’s Open Curriculum allows students to explore broadly while also diving deeply into their academic pursuits. Tell us about any academic interests that excite you, and how you might pursue them at Brown. (200-250 words)”
这些选自哥伦比亚、耶鲁和布朗大学,都是与申请角度相关的文书题目,展现了美国顶尖大学在意申请学生是否找到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是否有足够的批判性思维和勇气去追求答案。这与机构强调学生通过构建申请角度,展现学术好奇心的理念不谋而立。机构强调学生的申请角度必须真实,应由学生独特的经验,兴趣和成就组成的。这些经验、兴趣和成就表明你有具体感兴趣的学术议题(而不是一个宽泛概念),愿意为此付诸行动而不是停留在口头,真正关心自己的兴趣不是为了大学申请假装这样做。
申请美国大学从不是任务清单的堆砌,而是关于发展一个属于自己的申请故事。课外活动(包括知名夏校等项目)的意义也不是项目本身,而是学生能否通过活动经历,有机会去发展一个有意义、有反思的故事,在申请故事中做到言之有物。以一位对生物化学感兴趣,被杜克大学录取的机构学子为例,他在高中时期的暑假都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实习。
这位学长从10年级暑假开始在这家公司实习,原本公司对实习生的期待不高,主要以打杂为主。但随着学生11年级深入发展,希望自己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学习更多的东西。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和其他辅助学习文章,并与同事探讨和分享,由此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团队的认可,特批让他参与了公司的具体项目。之后,这个实习公司第二年扩招了8名高中实习生,由于之前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学生成为了这个实习项目的组长。这一成长过程在他的文书中得以体现:
通过文书的描述,学生展现了自己愿意接受挑战的精神和在实验室中的收获,并且充满激情。从这段文字,我们也能感受到他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获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尊重。
学生在活动列表中成为实习项目组长的这项内容,也侧面印证了他的辛勤付出。这段经历需要学生长期的努力和贡献,学生只有尽早找到感兴趣的领域,并持续投入付诸热情,所呈现的文书内容才会更有质量更有感染力。
9-10年级学生如何有效早规划?
9-10年级学生可以以终为始,通过了解美国大学的招生理念和申请角度,从而更有策略地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目标,最大化地利用宝贵时间。
申请角度是学生通过挖掘、反思整个高中经历的闪光点,通过构建恰当的角度来提炼与塑造,把属于自己的故事浓缩进申请材料,向招生官呈现出一个立体、鲜活、真实的申请者形象。
大部分机构学生从9年级开始,通过参与更多活动,提升学术主线深度,因此拥有更多时间去探索、创建和深化自己的故事:
9年级是探索人物故事阶段,10年级是创建故事阶段,11年级是深化故事阶段,12年级是讲述故事阶段。尽管有固定的课程结构,但机构每个学生的学习和进步都是个性化的。机构团队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和进度,可以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为学生定制每个阶段具体的目标和任务,以确保未来申请故事的质量和深度。
最终,学生得以将申请相关以学术主线为核心,准备好包括四个高光故事、十个核心活动和二十个多维度素材,共同讲述一个核心的人物故事。
他们的人生故事、学术课外活动、个人思考等素材完整记录下来,从中挑出精华的内容来组织逻辑框架和段落结构,最终能够独立自主形成自己多层次、逻辑清晰的批判性观点,同时在大量兼具广度和深度的阅读中扩充知识储备,达到言之有物,而不是空泛的陈述。
打造申请角度、撰写美本申请文书所需要的知识面、思辨能力和想象力,是临阵磨枪磨不出的。良好的逻辑和思维过程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学术和启发性阅读,学生需要不断在高中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