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须了解的香港“传统名校”中学

每次聊到香港教育,“传统名校”一定是绕不开的话题。

家长群里每天刷屏“XX传统名校开放日预约”、“去年录取分数段”。

朋友圈也常被“孩子拿到传统名校面试通知”的喜报刷屏。

无论是刚搬来香港的新移民,还是在港生活多年的本地人,提到“传统名校”时眼里都带着光。

有的人说读传统名校等于提前拿到优质圈层入场券,也有人讲孩子班上成绩拔尖的都在冲刺传统名校。

这种热度背后,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是传统名校在岁月里沉淀的口碑。

但热闹之余,很多人其实没搞明白:到底什么是“传统名校”?它凭什么能让家长和学生如此“着迷”?

其中最受瞩目的“传统名校”,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

什么是传统名校

“传统名校”,指的是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教会创立、拥有百年以上办学历史的22所经典学校。

它们不仅以卓越的学术成绩和社会影响力著称,更因独特的文化传承成为教育界的“活招牌”。

不过,“传统名校”这一称呼的由来,与一个名为“香港补助学校议会”的组织紧密相关。

“香港补助学校议会”成立于1939年,由22所历史悠久的英文教会学校联合组建。

这些学校早于1973年前便依据《补助则例》接受政府专项补助,因而得名“补助学校”。

如今大部分成员已转型为直资学校或回归常规资助体系。

不变的是,补助学校议会至今仍在为成员校争取权益,延续着这段跨越近百年的教育联结。

传统名校名单

传统名校一共22所,这里我们着重介绍其中三所。

1.圣保罗书院

圣保罗书院创立于1851年,由香港圣公会主办,位于中西区般咸道67-69号。

圣保罗书院是直资、男校、基督教类型中学,全年学费约44000港元。

教学方面,全校有95名教师,中一设6班,中一至中六各6班。

主要教学语言是英语,注重全人发展——课程涵盖均衡学习及多元辅助项目。

中一至中三设生活体验、文化艺术等体验式学习周,高中加修体育、音乐、视觉艺术及宗教教育。

学校不参加教育局“中学学位分配办法”,中一收生需直接向学校申请。

2.嘉诺撒圣玛利书院

嘉诺撒圣玛利书院创立于1900年,由嘉诺撒仁爱女修会主办。

该校是资助、女校、天主教类型中学,位于油尖旺区柯士甸道162号。

学校以“一心一道”为校训,办学宗旨是活出基督福音精神。

教学方面,全校78名教师,中一设6班,中一至中六各6班。

英文为该校主要教学语言。学校致力高阶思维训练,采用小组讨论、混合式教学及电子学习。

学校属“一条龙”资助中小学,中一收生按教育局“中学学位分配办法”,大部分学生来自“一条龙”小学。

3.圣马可中学

圣马可中学创立于1949年,由香港圣公会主办,是资助、男女校。

基督教类型中学,位于东区筲箕湾爱贤街18号。

学校以“敏事正道”为校训,培养学生在知识追求、文化发展、人际相处等的均衡发展,并注重学业卓越。

教学方面,全校63名教师(58人在编制内),以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

课堂融入小组专题研习、校外参观,鼓励阅读扩阔视野,并设计“校本课程”配合学生能力差异。

学校在“统一派位乙部”有部分学位分配予观塘区,中一收生按教育局“中学学位分配办法”,坊间估计多数学生来自Band1小六毕业生。

家长必须了解的香港“传统名校”中学家长必须了解的香港“传统名校”中学

图源:网络,侵删

择校建议

对家长来说,选香港学校时,先别急着追标签,不妨先理清楚“传统名校”到底有啥独特价值。

这些传统名校许多都有上百年历史,从校舍的红砖到图书馆的老书,都藏着几代人的成长故事。

因为很多是教会背景,除了课本知识,还会通过宗教活动、社区服务等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更重要的是,百年来积累的文化传承,比如圣保罗的书院精神、嘉诺撒的全人理念。

这些不是靠分数能衡量的,却是孩子成长里很珍贵的养分。

如果孩子性格开朗、适应力强,又看重“读名校”的学术积累和资源,传统名校的平台确实能帮他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要是孩子更依赖熟悉的社区环境,或者你希望他能多参与本地公益、那“地区名校”的在地化优势可能更适合。

说到底,名校是“工具”不是“目的”。选的时候多想想,这所学校的节奏和孩子合不合拍?

它的教育理念和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一致吗?

比起别人都说好,孩子在这里能快乐成长,获得合适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内地孩子香港升学全攻略!入学条件、学校选择与身份红利一文看懂!

下一篇

内地优等生到香港变差生 香港插班的逆袭机会在哪里?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