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科创竞赛正以迅猛之势闯入大众视野,其影响力不断向外扩散,日益深远。“科创”——拆解来看就是科研与创新的有机融合。
一般而言,科研之路往往自本科阶段开启探索之门,然而现在科创竞赛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一些高中生的科研能力,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他们也具有一定的科研素养,因此更多相对年轻的力量加入了科创的领域。
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来看看,高中生可以参加的高含金量的科创竞赛有哪些?
今天为大家主要介绍五个高含金量的科创竞赛,分别是:
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CTB全球青年研究创新论坛康莱德创新挑战赛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英文名S.-T. Yau High School Science Award)是2008年由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发起设立的中学生科学创新类奖项,由清华大学主办,入选2022-2025学年教育部竞赛白名单。
竞赛面向全球中学生,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基础学科,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让学生以提交研究报告的形式参与竞赛。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是中学生目前所能接触到的最高含金量赛事之一。
👉参赛时间(2025年):
网上注册报名:4月15日-7月31日
提交/更新研究报告:8月1日-9月15日
分赛区评审:10月1日-11月3日
论文公示:11月4日-11月10日
全球总决赛暨颁奖典礼:12月6-7日
科学论坛:12月7日
👉参赛对象:全球中学生(内地赛区仅限在校高中生)
👉作品要求:具体需要提交参赛个人或团队信息、研究报告、学术诚信声明、指导老师信息表、查重报告等材料。
👉三大赛区:丘成桐中学科学奖面向全球中学生,每支参赛队伍按照其所在中学的地理位置,归属于某个赛区,共分为三大赛区:
中国内地赛区: 中国内地各大中学的在校学生(仅限高中生)
海外赛区(亚洲赛区): 除中国内地外,港澳台地区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中学生
海外赛区(北美赛区): 除亚洲国家外,其他海外国家的中学生
iGEM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
iGEM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竞赛。比赛以最前沿的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通过团队分工合作完成工程创新项目,解决现实生活中人类所面临的挑战。iGEM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曝光度,iGEM的赛况以及研究成果,每年都会有专题报道刊登在《Science》、《Nature》等这样的顶级学术杂志上,像BBC这样的传统媒体也会关注比赛并且进行跟踪报道。
👉参赛时间(2025年)
1月1日-5月31日:提前注册、常规注册、延迟注册
6月4日:初步项目安全表到期
6月25日:村庄选择到期
7月31日:提交Team Grand Jamboree的费用
8月14日:动物使用表格到期,项目宣传视频到期
9月3日:最终项目安全表到期,提交值机表格
9月17日:球队名单冻结,Live Stage Talk 提案截止日期,团队展位安全提案截止日期
10月8日:冻结日(评审表单、项目归属表单、Wiki等)
10月15日:演示视频到期
10月28日-31日:盛大狂欢节
11月9日:Wiki 解冻
12月10日:竞赛截止日期 / Wiki 存档日期
👉参赛对象
面向全球的本科生、高中生和研究生
👉作品要求
要求学生自主选题,不仅是理论和设计的竞赛,还涉及生物实验、数学建模、社会调研、网站设计、宣传海报、英文演讲陈述和举办相关的科普活动等,iGEM竞赛分为干队和湿队,每位参赛队员可匹配自己的角色定位。
通过解决世界面临的日常问题来突破合成生物学的界限。多学科团队共同合作,使用可互换的生物部件和标准分子生物学技术设计、构建、测试和测量他们自己设计的系统。
ISEF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全称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由再生元制药公司冠名赞助,又名再生元ISEF,是全球重量级的青少年科研科创赛事。涵盖了几乎所有学科,包括物理、化学、计算机、工程、社会科学、生物学等22个细分学科。
👉参赛时间
全球赛:2025年5月10日-16日
附属赛:每个赛区时间不同
👉参赛对象全球9~12年级的在校中学生
👉参赛资格
1.选拔赛制,不能直接参加:需要从各个国家/地区的附属赛中脱颖而出,才有机会拿到 ISEF全球总决赛舞台的入场券。
2.人数要求:单人或不超过3人组队。
3.不同地区学生的参赛方式:
-美高学生:晋级之前参加自己所在州的附属赛;
-国内学生:需要通过中国科协的考验,也就是ISEF的中国附属赛;全国青少年科创赛(与决赛相似)、英才计划(不确定)
-其他国家学生:不同的晋级路线
CTB 全球青年研究创新论坛
CTB全球青年研究创新论坛(China Thinks Big)是一项面向全球高中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竞赛,旨在通过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能力、领导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CTB起源于哈佛大学传统的研究课题展示项目,并联合了耶鲁、斯坦福、清华、北大等国内外顶尖学府共同举办。
👉 参赛时间(2024年)
2024年9月1日-11月25日:报名CTB论坛,组建一支1-10人的小队
报名后-2025年1月19日:完成项目,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跟随学术指导完成项目任务
1月20日:提交论文
2月28日-3月2日:全国论坛,项目汇报答辩、项目展览会、专家讲座
4月10日-4月14日:哈佛全球英文论坛,黑客马拉松、机构个人挑战、英文项目汇报、哈佛校园项目展览会
👉 参赛对象
面向全球7-12年级的在读学生
👉作品要求
学术研究类项目:针对某一个具有学术价值的课题,提交一篇包含摘要、背景介绍、研究方法、结果分析、讨论等组成部分的完整学术研究论文报告。
创新行动类项目:围绕带有创新目的的实践行动进行分析,需要提交一篇包含摘要、背景介绍、行动方案描述、效果验证、讨论等组成部分的完整创新行动论文报告。
康莱德创新挑战赛
Conrad Challenge康莱德创新挑战,以人类历史上第三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Charles “Pete” Conrad 命名,成立于2005年,已经有17年的办赛历史。康莱德创新挑战由NASA(美国航空航天总署),DELL(戴尔),Houston Space Center(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官方赞助,MIT RSI夏校官方推荐列表中的比赛。
该挑战赛将"STEM"和"商科"两大主题结合起来,参赛者完成创意商业项目,包括STEM创新产品和服务及商业企划,来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社会问题,适合工程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文社科类等多学科的中学生参与。
👉参赛时间(2024-2025年)
初选报名时间:
报名与注册:早鸟报名截止日期10月15日;常规报名截止日期12月15日
中国站-初选(线上,材料评审):
① 提交初选材料:2025年1月12日
② 初选入围结果公布:2025年1月24日
中国站-决选(线下):
① 提交决选材料:2025年3月7日
② 决选:2025年3月14日-16日,为期三天
颁奖典礼:2025年3月16日
👉参赛对象
通常为全球范围内13至18岁的青少年
👉作品要求
参赛项目需属于STEM领域,涵盖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个学科。项目需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提出新的科学理论。参赛团队需提交创新项目的提案、详细的项目计划书、预算和风险评估。提案需简明扼要地介绍项目背景、目标、创新点、实施计划和预期成果。项目计划书需详细描述项目的实施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
以上就是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适合同学们参加的5个科创类竞赛。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TD今年针对iGEM竞赛和丘成桐竞赛的课题有哪些,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了解一下。
针对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各领域我们分别开设的课题如下:
总的来说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些赛事不仅是展现个人科创能力的绝佳机会,更是丰富申请简历、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也希望同学们能踊跃参与这些科创类竞赛,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绽放独特光芒。同时,也期待大家在其他领域同样有所突破,无论是学术研究、学科竞赛,还是社会实践,都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