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港大重磅官宣了一则最新政策:已经被QS或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的学校本科录取,或正在以上院校就读本科的同学,可直接转学至港大!
消息一出,立马引起了广泛讨论:
是所有排名前五十的学生都可以转学到港大吗?
想转学到港大应该准备哪些材料?如何申请?
转学有没有名额限制?可以跨专业转学吗?
今天我们就围绕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来探讨一下港大本次的转学新政。
哪些同学可以转学港大?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港大此次最新转学政策仅面向本科生,研究生不在此次政策考虑范围内。
其次,此次转学政策面向的是QS或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前50院校的在读生。
QS和THE排名前五十院校
港大这次关于本科转学的新政策发布后,无疑是给更多的学生入学港大的机会。根据官网目前放出的信息来看,转学大致要求为:
1、就读于QS或THE世界排名Top50院校,完成大一学业
2、GPA达到院校最高GPA的70%或者≥3.0(海外GPA按同等标准换算后也予以认可)
4、参加转学面试
但对于有转学意向的同学来说,这份公告还是过于模糊了,可能是收到了太多咨询,港大不得不在假期期间发布公告:“因为收到了大量的询问,回复可能会有所延迟,学校将会在五个工作日内尽快给出回复。”
同时,也有部分同学提出质疑,港大这一操作,是否会让部分申请者选择“钻空子”?毕竟近几年港大本科的申请难度直逼牛剑IC,大部分专业的A-Level成绩门槛都在A*A*AA以上,而QS前50的院校中,有不少成绩要求远低于港大的高校。
如果我们先申请一个排名较高但门槛低于港大的学校,能否轻松转学至港大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显然港大也不是那么好“钻空子”的,这次政策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原本完全有能力轻松考取港大,只是在申请季选择了其他学校,如今又想回到港大的同学,而非那些本身实力不足以达到港大录取标准,却妄图凭借其他学校的offer来换取港大入学资格的同学。
由此可见,港大并非来者不拒,而是依然秉持着“择优录取”的原则。
香港留学越来越“香”
之前大部分学生在考虑留学地区时,都会把英美地区作为首选,而随着近两年的港校扩招,许多同学家长都把目光转向了对内地生友好,且院校竞争力强的香港地区。
为了吸引更多申请者,不仅仅是港大,整个港八大联盟都扩大了非本地生的招生比例,还出台了诸多对于中国内地学生的“降分录取”政策。
本次的港大转学新政实际上也是香港吸纳精英学子的政策之一,早在4月底,香港教育局局长就曾表示,随着美国的签证政策进一步收紧,香港各大高校正在积极接纳因为签证而被迫离美的国际学生,包括中国内地学生。
其中,香港大学推出的 “本科转学衔接计划”允许尚未完成本科学业的国际学生申请插班入读,部分优势专业还设置了优先录取通道,为港大与学生提供了双赢方案。
从学生层面来看,香港大学作为亚洲顶尖、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在各项排名表现上都遥遥领先,如果能顺利转学至港大,学生不仅能够避免学业中断,依托港大的学术资源,确保学历含金量不受影响。
抛开政策因素不说,港大这两年的热度堪称暴涨。前阵子港大也发布了2024-2025新生入学人数。
在2024年秋季学期,港大新入学学生总计19,005名,较2023年的16,794名新生来讲,增长 13.2%。
根据香港大学2024/2025学年统计数据显示,该校本科生总人数为4860名,其中非本地学生占比达33.9%。
研究生新生规模更为庞大,总数达到14,145名,占全部新生总数的76.4%,其中修课式研究生共计12,969人,其中非本地学生占比同样为76.4%;研究式研究生共计1176人,非本地学生占比则高达88.8%,可以看出港大的招生政策对于非本地生还是相当友好,且非本地生在申请港大时也相当吃香。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2024/2025学年入学新生中,非本地新生占比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从2023年的60.7%提升至66.3%,这一变化既体现了港大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也反映出其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吸引力正不断增强。
港大的所有在籍学生中的非本地生占比已经达到52.9%。其中,内地学生在港大非本地学生群体中占比86.3%,占居主要地位。
香港地区从申请、入读、就业的每一环都给予了相当友好的政策,抢人的决心相当强烈,从目前的种种政策看,香港留学真的“太香了”。但准备申请香港高校的同学可不能掉以轻心,港校对A-Level成绩的要求非常严格,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是“硬实力”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