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经常有家长问老师,孩子既没有特长,成绩也一般,能报名深圳中考自主招生吗?
答案是,当然可以,只要符合报名条件,都能报!
老师从自招学校分布、数据和备考策略方面,为大家拆解自主招生,想了解如何规划与备考自主招生,冲十大高中,想找自主招生冲刺班,可以找老师。
01、自招学校分布
自主招生分两类,二类需要学生有艺体特长才能报,但一类就简单多了,只要符合深圳中考报名条件的初三应届生都能报。
2024年深圳有91所公办高中参与自主招生,其中一类共有73所,总共招4306人。
如上图所示,不管是好学校还是普通学校,都有自主招生的名额,不是只有四大、十大这些名校才有机会。
名校的要求肯定高,竞争也激烈,但中等偏后的高中就没那么严格,主要还是看成绩来挑人。所以大家根据自己孩子的成绩选合适的学校报名就行!
02、自招形势分析
01招生&参与人数逐年递增
深圳中考自主招生经过多年发展,招生计划逐年递增,竞争也从少数深户考生演变为大众化的竞争。
2024年深圳中考自主招生共计招生8907人,约占普高招生计划总数的9%,较去年自主招生计划增长了近50%,创历年新高。
再加上一类自主招生学校按不低于自主招生计划3倍且不超过5倍的人数筛选入围考生,所以可以参与的学生是非常多的。
02官方的降分录取方式之一
自招相当于教育局给到高中学校的招生“特权”,而中考成绩控制线则约束了“特权”使用范围。
拿2024年深圳的十大高中来说,中考成绩控制线和录取分数线之间的最大差距可达52分!
为什么会差这么多呢?
这是因为单靠一张十万人一起考的试卷来挑学生肯定不够全面,而自主招生降低了中考分数的要求,给了学生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对于头部高中来说,这就相当于扩大了他们的“特权范围”,让学校可以自己挑选更优质的生源。
03招生模式更加细化
2024年一类自主招生分两种模式,一种是原招生模式,即各学校不区分理工、人文等学科具体人数的模式,该计划内的高中普遍排名靠前。
另一种则是24年推出的新招生模式,把理工科技和人文社科两大类进一步分成具体的项目,计划内的各学校具体明确了每个项目的招生人数。
原招生模式更看重学生的综合成绩,虽然大部分学校机考科目更偏向理科,但因考核科目较多,更适合各科目均衡的学生。
新招生模式则更看重学生的单科特长,考核内容也是和各细项有关,有对应学科特长的考生报名优势会更大。
0425年自招考核推迟一周
往年中考和自主招生的考核时间挨得很近,几乎是“连着来”的。
但2025年自招考核安排在中考后一周,给备考自招的同学留出了更充裕的准备时间。
同时,中考招生录取时间也推迟了。按照往年录取节奏,大致7月17日中考出分,后面依次7月25日自主招生批录取,7月26日指标生批录取,7月27日第一批。2025年中考招生录取开始时间推迟一周,预计各批次对应的录取时间也将后延,等待录取结果的日子“更漫长”了。
02、自招准备策略
成绩一般的孩子,如何在自主招生中脱颖而出,是很多家长的困惑。对于这类困惑,给大家总结了以下方法辅助参考:
01找准自己的赛道
老师在前面有提到,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去报名一类自招,而一类自招又分为两种模式。
原招生模式更适合各科目均衡的学生,新招生模式则更适合有对应学科特长的学生。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擅长科目,选择合适的学校报考。
但要注意,自招是提前批,一般建议冲高或者保稳,除非是公办高中边缘的学生,否则不建议用来兜底。
一类自招考核形式一般是机考+面试或纯机考或纯面试,不同学校的考核内容区别较大,具体可参考往年→深圳中考自主招生考什么?2024年深圳十大高中一类自招内容汇总!
如想提前准备自主招生,可以找老师了解。
03重视自招简历美化
考生需要通过网络报名一类自招,在报名时需要填写以下表格,学校会根据表格内容(考生简历)筛选自招入围学生。
网填自招简历中的后半部分
- 个人简介:需要简单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初中成绩),自身特点(兴趣爱好、个人性格),高中生活规划(申请该学校的理由及未来展望)。可以适当突出在学习方面的成就、性格特点。
- 获奖情况:初中阶段获奖不仅包括文理科竞赛、科创类竞赛、小语种等级、特长等级。还包括科技创新发明、机器人等方面特长。像综合荣誉证书、学业获奖证明、教育部门组织的竞赛成绩证书、论文、发明创造获奖证书等,能证明自身创新能力、学科特长和综合素质的证明材料都可以上传。
- 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经历、在校期间各部门从事的工作经历都可以写。比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课外拓展及获奖部分可以重点描述,课外活动是证明自己综合实力的事件,也能给老师留下独特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