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才计划续签高峰期来袭,为什么有的人能拿3年续签,而有的人只能拿3个月?
实际上,从两相欢喜到好聚好散,香港,正在经历一场“去伪存真”的人才筛选浪潮。
“抢人才”到“留真才”
自2022年12月28日香港高才通计划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申请,至今已批准超过9万宗申请。
据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透露,按时间推算,今年二季度开始,高才通将进入续签高峰期,到年中,将会有约一万张高才通签证到期。
在此背景下,从2025年开始,香港入境处对身份续签从严从紧,从“抢人才”到“留真才”,重点要求引进的人才对香港做出真实贡献,凡是涉及到虚假申报的都无所遁形。甚至许多以保险代理自雇、开公司自雇的优、高才们,入境处也只批了几个月的短签。
对于只拿到几个月的短签情况,孙玉菡解释称,一般来讲续签都是3年期,不过入境处把关非常严谨,如果你签证是今年3月份到期,但工作合同是今年9月到期,入境处便只会给你续签6个月。入境处考虑的是,无论是自雇还是受雇,申请人需要证明能够长期、稳定地在香港工作,才能够获得相应的长期续签。
弄虚作假代价惨痛
过往几年,有些人会通过挂靠、虚假材料、虚假地址、注册空壳公司等常见手法来虚假申报,但造假骗取签证属于重罪,不仅会失去签证,还将面临终身禁止入境,以及最高罚款15万港元和14年监禁的处罚。
香港人才办公室在3月底续签分享会上曾提到,工作真实性如果不被信纳,以及离港时间太长,解释不被信纳,都有可能造成拒签。对于开办业务,需要提供足够文件证明公司真实运营、产生商业活动、为香港作出贡献,空壳公司绝对不会获批。
入境处助理处长翁荣桢在4月份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包括入境处一直都是严格把关,对每一宗申请都会看得很严格,如果有些人用一些虚假资料,我们一经查证之后,绝对不会手软。
严查造假
自去年6月起,高才通计划的申请人必须提交第三方学历认证报告,仅凭一张毕业证书的申请将不再被接受。即使申请人已获批签证并抵港,若首次入境时未提交学历认证,亦须在续签时补交相关文件。
入境处助理处长翁荣桢也提到,去年入境处与警方已就假学历、假文书等案件进行联合调查,并处罚了一些造假案例:
1.一名24岁学生来港就读的进入许可申请时,发现其涉嫌以虚假海外大学毕业证明报读本地大学硕士课程,最终该生被控一项为取得入境证而安排作出虚假陈述的罪名,被判监17个星期。
2.一位涉嫌做出虚假申述,及使用虚假文书的来港读硕士女子,罪成后被判监12个月。
3.一位持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就业安排签证/注的男子,在申请续签时使用虚假文书,罪成后被判监18个月。
勿信黑中介“百分百获批”承诺
除了上述这些,香港媒体早先有报道,有很多人会被黑中介的各种“保证”骗钱、骗时间,最后得不偿失。
一些不法中介利用两地信息差,教唆客户造假骗签,出事后自己逍遥法外,而让客户面临丧失香港身份和被香港法律制裁的风险。
翁荣桢呼吁申请人切勿以身试法,亦不应轻信中介声称“保证成功”的承诺,强调所有申请均按个案审核,不存在“百分百获批”的情况。
空壳公司绝无续签机会
而在虚假申报情形下,空壳公司往往成为自雇续签的“重灾区”,不过这种情况也将成为历史。
2025年3月,香港入境处掀起“严查风暴”,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公开强调:“空壳公司绝无续签机会!三无公司(无员工、无流水、无场地)的续签申请将被拒批。”
此次严查直指自雇续签中的虚假运营问题,释放出“重质不重量”的政策信号,明确要求申请人需证明公司“真实运营、实质贡献”,否则将面临拒签或仅获批短期签证。
这意味着,自2025年3月份之后,空壳公司续签之路将被彻底堵死。
入境处突击检查
为了核验续签的真实情况,入境处会不时进行突击巡查工作签证申请有关工作场所,入境处会核实其营运模式、工作环境及员工人数等。若发现有任何弄虚作假,入境处会立即跟进调查,并在有需要时把个案移交给相关执法部门处理。
香港入境处近期披露,共进行了3121次有关巡查。入境处现有18个人手配置,专门参与签证申请有关的巡查工作,并且还会按实际需要,灵活调配人手。
根据香港入境处的标准,以下几类公司极易被视为空壳公司:
(1)无实际办公场所:登记地址为虚拟或住宅,无运营痕迹。
(2)员工配置缺失:仅有挂名员工或无员工,岗位与业务不匹配。
(3)业务活动空白:无合同、发票、订单等业务记录。
(4)财务异常:账目混乱、资金流动缺乏合理商业解释。
而想要用公司真实运营来顺利自雇续签,必须通过以下四重考验:
(1)实体存在:合法注册+真实办公场地(入境处或突击检查!)
(2)经济贡献:纳税记录、本地雇佣、业务合同缺一不可。
(3)财务健康:提交审计报告、银行流水,证明资金合理流动。
(4)合规经营:按时年审、报税,无欠费或违规记录。
空壳公司存在风险
事实上,在香港打击假续签和反洗钱的大背景下,注册空壳公司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2025年1月,香港海关破获史上最大洗钱案,涉案金额达140亿港元。犯罪集团利用空壳公司及傀儡账户,以贸易为幌子转移黑钱。7名嫌疑人被捕,1.65亿资产被冻结。此案再次敲响警钟:空壳公司不仅是续签障碍,更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所以,无论是续签还是真实做生意,在香港开公司一定要熟悉、遵守规则。
那么,如何通过方便、真实、低门槛方法来满足创业续签?答案就是找到专业靠谱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