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考内卷,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其他升学渠道“弯道超车”。华侨生联考此前就因为报考人数少、录取分数低、名校录取率高而受到青睐。
然而,可谓是好景不长,今年华侨生联考报名人数又创新高,这条“捷径”肉眼可见地在变“卷”。
据官方数据统计,2025年港澳台考生报名通过的目前是11882人,其中香港考生占9805人,台湾考生占1289人,澳门考生占488人,华侨生占300人。
相比2024年的10320人,增加了1562人,考生人数上涨了15.1%!
渐渐拥挤的「华侨生联考」赛道还值得选吗?还能怎么规划孩子的升学之路?
1、港澳台联考:从“黄金赛道”到竞争红海
双非港宝“升学潮”持续加压
观察联考近几年的报名人数变化,不难发现2025年已经是连续第三年报名人数大幅上升。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港籍考生。除了内地院校对香港学生的吸引力增加之外,这一时期也是香港婴儿出生率最高的时期。
2003年香港对内地开放自由行,很多内地父母希望在香港生孩子,为孩子获得香港身份。因此自2003年以来,父母均不是香港永居诞下的婴儿数量翻倍式增长,直至2006年,“双非”婴儿数量首次破万,相较于2005年增长率73%。
这一数字的增长和华侨生联考的报名人数增长趋势几乎是一致的。在2003年至到2013年港府限制双非父母赴港生子的这10年间,据统计超过20万名双非儿童在香港出生。
另一方面,在最近几年,香港政府不遗余力吸纳人才。尤其是优才计划申请条件放宽、取消限额、以及推出“高才通”等政策,吸引了大批内地精英父母申请香港身份。
所以,在接下来的至少10年间,华侨生联考报名人数大概率只增不减,难度不言而喻。
△图源:网络
接下来再看联考的录取率。
2024年由于考生人数的暴涨,本科录取率从70.6%猛跌至58.25%。与高考通道的录取率缩小了许多,联考的优势已经不复往日。
△图源:网络
虽说官方为了避免2023年录取分数断崖式增长的情况出现,新增了26所招生院校(详情可查阅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对长春大学等26所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予以备案的函》文件),以至于增加的考生数能被新增学位消化掉,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稳定学生整体的升学率,不是保障上好大学的录取率!
好大学,必然是比原来更卷了!
2、港籍生的多元选择:DSE、国际课程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联考还有没有优势?
相较内地高考的话答案是肯定的。但大部分家庭花费数年规划身份、投入数十万后,仅仅“保本科”已无法满足期待。
“同样是600分水平的孩子,在联考能上中游985,在DSE能冲港前三,在国际赛道可能申到QS前50......”真正的焦点已升级为“如何用同等资源拿到TOP名校入场券”。
都有港籍了,就不要只局限于联考这一选项,DSE以及A-Level、IB等国际课程也是冲击名校的好选择。
❗但很多想为孩子转轨的家长都会陷进一个很致命误区。
总执着于:“这个课程好不好?”、“DSE上港大容易吗?”、“读AL进藤校概率大不大?”,但很少有人会问一句:“我孩子真的适合吗?”
该怎么选?
1、孩子的优势锁定主战场
⭕理科优势者:「港澳台联考」数学难度系数≈高考70%+文科权重低,可集中火力冲刺清北复交线;
⭕英语强者(雅思6.0+/托福90+):香港DSE/国际课程,内地、港澳、海外名校GET;
⭕偏科星人:(单科排名前5%但存在短板):A-Level只需3门核心科目+每年3次考试机会,藤校首选。
2、未来升学目标
目标院校 | 最优赛道 | 备选方案 | 风险预警 |
内地985/211 | 港澳台联考 | DSE内地录取 | 联考文科竞争惨烈
(4.8%录取率) |
香港八大 | DSE | A-Level | DSE英文3级是生死线 |
QSTOP50 | IB/A-Level | DSE+AP组合 | 费用较高 |
以上就是本次文章分享的内容。总而言之,无论是国内升学还是国外留学,专业选择还是职业规划,都不能盲目跟风,都是需要父母做好前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