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加高择校迷局!
9大避坑指南直击痛点
当考虑送孩子去加拿大读高中时,无数家长陷入择校焦虑——是选择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学校里华人多好还是本地人多好?孩子选择AP课程还是IB课程?哪个适合我家孩子?市区还是郊区?
面对这些高频难题,我们梳理出9条关键决策指南,直击核心痛点。本期老师总结了沈博士谈加高择校的一些问题解答,带大家详细了解👉
01、公校便宜私校贵?
选错可能耽误孩子特质发展!
公立学校优势
优势显著:政府资金保障、师资稳定(工会保障)、资源均衡。在优质社区(如奥克维尔东湖区),公立高中常春藤录取率不输顶尖私校(如Appleby学院)。
私立高中分两类:
顶级私立学校
(如UCC、Appleby):历史悠久、财力雄厚、师资顶尖
普通私立高中
需重点考察全职教师比例及资质。警惕临时租用场地、兼职教师为主的机构
02、迷信藤校榜单?
你可能掉进“结构性陷阱”!
Q、选择加拿大高中时只看学校录取榜单好吗?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加拿大本土家庭升学选择多元:
- 家族企业继承者倾向本地大学(学费仅国际生1/10)
- 依赖父母人脉就业的群体看重本地资源
- 情感因素使家庭倾向子女就近读书
真正“卷”名校的是:新移民与国际生群体(中韩印为主)。榜单参考建议:
- 看整体教学实力,但拒绝盲目崇拜
- 分析学生构成(如华人比例高的学校爬藤意愿更强)
- 关注多维度成长(领导力、抗挫力等软实力)
03、是选择华人多的学校还是本地人多的学校
拒绝极端,寻找平衡点
三不要原则
- 避免纯华人班级(中文授课丧失留学价值)
- 避免进入华人多但学风差的学校
- 避免纯本地人环境(易导致文化孤立)
理想配比见沈博视频详细介绍
04、选择AP学校还是IB学校
如何选择
AP
- 辨别“真AP校”:关键看两点!(见沈博视频详细介绍)
- GTA地区强校:Appleby(课程最全)、三一学院TCS(高通过率)
IB
- 选择完整IBDP才有价值(非单科证书)
- 适合善于质疑、自主研究的学生(Inquiry-Based Learning)
- 考察校方:强制IB还是可选?DP完成率?平均分数?
05、公校私校依据什么来看?
教你如何避坑
公校
- 公校看排名?
→ 仅参考 菲沙排名(只考10年级英语读写!)
→ 局限性大:不包含数理/升学/软实力!
私校
- 私校看认证!
→ 拒参排名!关键认准 CAIS国家级认证
→ 本地人逻辑:联盟认证>民间分级
06、寄宿还是走读学校?
责任主体决定选择
寄宿学校
三位一体(学习+生活+升学统一管理),责任主体明确,适合自主性弱的学生。
走读学校
责任分散(学校+寄宿家庭+校外顾问),需家长强力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系数较高。
07、选择大学校还是小学校
各有利弊!
大学校(1200+人)
- 优势:课程/活动选择多
- 风险:易迷失,需自主寻找资源(无固定行政班)
小学校(师生比1:8-1:10)
- 核心价值:高关注度,教师深度参与学生成长
- 适合需要三观塑造、习惯养成的青少年
08、郊区学校还是市区学校
选择的隐秘逻辑
顶私选址差别
城区校(如UCC):本地生源为主,寄宿名额稀缺,课后依赖家长资源
郊区校(如SAC):寄宿体系完善,全封闭管理,周末活动丰富
公校黄金定律
选择高价社区(如列治文山、奥克维尔)。高地税保障优质市政资源,形成教育良性循环。
普通私校
郊区自有校产的寄宿学校更可靠。警惕市区租用写字楼办学的“无根机构”。
LAUREATE
09、选择天主教学校还是普通学校
实际影响有限
天主教公立校:规矩稍多(校服/宗教课),LGBT学生比例较低。
普通公立校:包容多元文化,更接近真实社会形态。
择校注意问题!
择校的本质是匹配
匹配孩子的性格
匹配家庭的教育目标
匹配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多伦多的陪读妈妈为学区房一掷千金,当温哥华的陪读妈妈比较IB分数时,真正智慧的选择永远始于一个问题:我的孩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