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研究生什么都不想争取包括奖学金也不想争取只想写写论文顺利毕业这样可以吗?

在我们的想象中,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许是那种“六边形战士”:手握几篇C刊,斩获国家奖学金,担任学生会主席,还有一份光鲜亮丽的实习经历。他们仿佛不知疲倦,永远在竞争,永远在奔跑,把自己的履历表,打磨得像一件艺术品。

我们都曾向往成为那样的人。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内心的某个角落,开始有一个微弱但坚定的声音在说:“我不想争了。真的,太累了。”

奖学金评选,你懒得去准备材料;学生干部换届,你提不起兴趣;各种比赛,你也觉得索然无味。你不再关心那些荣誉和头衔,不再羡慕那些“卷王”的生活。你现在唯一的、朴素的愿望,就是安安静静地看看文献,写写论文,然后,顺利毕业。

当这个念头出现时,你是不是也曾苛责过自己:“我是不是太‘没出息’了?别人都在进步,我怎么就开始‘躺平’了?”

今天,老师想先告诉你一件事:有这种想法,再正常不过了。你不是“没出息”,你可能只是,终于听清了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1.那股“卷不动”的疲惫感,到底从何而来?

2.最关键的问题:“躺平”和“摆烂”,是两码事

3.如何“躺”得心安理得,且卓有成效?

那股“卷不动”的疲惫感,到底从何而来?

在评判自己“没出息”之前,我们不妨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突然就不想“争”了?或许是因为,你慢慢想通了一些事。

比如,你开始质疑“投入产出比”。一份国家奖学金的荣誉,背后可能是无数个熬夜写材料、准备答辩的夜晚,是牺牲掉的、本可以用来推进论文核心章节的时间。你开始觉得,为了那份“锦上添花”的荣誉,去消耗自己本已不多的心力,好像不太划算。

又或者,是因为你的“主线任务”已经耗尽了你全部的血条。写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这件事本身,其难度和压力,就已经是一座大山了。光是完成这一个核心目标,就需要你投入全部的专注和毅力。那些奖学金、比赛、学生工作,就像是游戏里的“支线任务”,你不是不想做,是你真的“血条”空了,没力气去做了。

也可能,是在经历了考研那场残酷的“军备竞赛”后,你对“竞争”这件事本身,产生了价值上的重估。你开始觉得,人生的价值,不应该只由那几张证书和几个头衔来定义。自己的身心健康、内心的平静、对一个具体学术问题的专注,可能比那些外在的、需要去“争抢”的东西,来得更重要。

最关键的问题:“躺平”和“摆烂”,是两码事

当想清楚了“为什么不想争”之后,我们就要面临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我现在的状态,到底是健康的“躺平”,还是危险的“摆烂”?这两者,看起来很像,但内核完全不同。

健康的“躺平”,是一种主动的、有策略的自我保护。它的本质,是“精力聚焦”。是我在认清了什么是对我最重要的核心目标(顺利毕业)之后,主动放弃了那些次要的、会过度消耗我的事情。

一个“躺平”的人,他可能不再关心奖学金,但他会认真对待自己的论文数据;他可能退出了学生会,但他会准时参加导师的组会;他可能不再追求履历上的“好看”,但他会守住“顺利毕业”这条底线。他的“躺”,是为了给核心目标,积蓄能量。

而危险的“摆烂”,则是一种被动的、失控的自我放弃。它的本质,是“责任失守”。是我因为觉得一切都太难了,所以干脆放弃了一切,包括那个最核心的目标。

一个“摆烂”的人,论文拖着不写,导师的消息不回,文献也不看了,每天靠打游戏和刷短视频来麻痹自己。他的内心,其实充满了焦虑和负罪感,但已经失去了行动的力气。他的“烂”,是眼睁睁看着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一点点地走向“违约”。

说到底,“躺平”,是为了“保毕业”;而“摆烂”,是奔着“不毕业”去的。请你一定,一定要分清楚,你属于哪一种。

如何“躺”得心安理得,且卓有成效?

如果你确定了,你只是想健康地“躺平”,而不是“摆烂”,那么恭喜你,你可能比那些还在盲目内卷的同学,更早地找到了读研的“最优策略”。

1.明确你的“核心目标”,并守住它

你的“核心目标”就是:“产出一篇自己基本满意、能通过评审的毕业论文,并按时毕业”。把它当作你未来一两年里,唯一需要负责的“KPI”。守住这个底线,其他的都是浮云。

2. 学会拒绝,是研究生的“必修课”

当有非必要的“杂事”找上门时,学会用礼貌但坚定的方式拒绝。你的时间,是你最宝贵的资产,请把它投入到回报率最高的事情上——也就是你的论文。

3. 和导师进行一次“期望值管理”沟通

你不需要跟导师说你想“躺平”。但你可以真诚地和他沟通:“老师,我接下来的核心计划,是想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希望能把它做得更扎实一些。” 一个真正关心你学业的导师,会非常欣赏你的这份“专注”。

4. 重新定义你自己的“成功”

研究生阶段的成功,不是你拿了多少奖,不是你当了多大的“官”。而是,你是否真的建立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学术思维?你是否独立地、完整地,完成了一项像样的研究?以及,你是否在这段旅途中,保住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并成为了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总结

总而言之,选择不争,不代表“没出息”。在这样一个信息过载、压力巨大的时代,选择专注、选择从简,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和清醒。你不是在后退,你只是选择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更可持续的登山路径。你放弃了沿途那些热闹的景点打卡,只为了把全部的力气,用在攀登那座名为“毕业”的主峰上。这,一点也不“没出息”。这,酷毙了。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MC10/12晋级AIME分数线是多少?AMC10/12哪个更容易晋级?历年AMC分数线汇总!

下一篇

中央民族大学2+2国际本科英国拉夫堡大学联合培养专项班2025招生简章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