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都在要求的图文摘要 到底长啥样?

说到图文摘要,大多数学者第一反应都是烦躁不堪,颇不耐烦。本来传统的摘要就已经够烦的了,为什么还要专门花精力搞一张图文摘要,这不是没事找事吗?但图文摘要确实在可视化传达、信息密度以及宣传影响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这也是为啥越来越多的顶刊开始要求论文作者在投稿时上传一张额外的图文摘要。一张优秀的图文摘要,能够极大提高论文被接收的概率;而一张潦草拼凑的图文摘要,甚至会导致论文被desk reject。

今天这期文章我们就来好好盘点一下,怎么通过多维度拓展的点线面方法,来绘制一张完美概括论文主旨内容的图文摘要,为科研论文锦上添花。

什么是点线面图文摘要绘制法?

所谓“点线面”绘制方法,即是指通过明确关键内容点,拓展关键点内容为关键线(也就是一句话),再把关键线绘制成关键图面,这是一种图文摘要由浅入深的绘制方法。

以上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先抓关键点-再串逻辑线-最后铺成信息面。

点线面图文摘要绘制的具体流程是怎样?

第一步:浓缩三个核心点

任何一篇论文,哪怕是顶级期刊的论文,都可被回溯到三个最能代表研究价值的问句:研究了什么、怎么研究的、得出了什么。对应到要素,分别是研究对象与问题、方法与证据、结论与意义。挑选时不求面面俱到,只需选出足以支撑全文论证的“关键点”。这一步的产物应该是三条简明陈述句,每条都能独立成立,且尽量可量化、可检验。

下图就是浓缩三个核心点的有力示范。作者分别对应回答了三个核心价值的问题:

1. 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手术过程与器械设备如何从开放/多孔,演进到单孔并结合机器人,以实现更微创、更美观的手术效果。

2. 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通过对比传统开放式手术和NOTES方法,多孔腹腔镜和单孔腹腔镜方法,以及前两者和三代机器人平台方法的结合对比。

3. 主要结论是什么?

答:技术迭代推动了单孔机器人辅助手术的进步,进而相对传统手术更加微创、美观。

顶刊都在要求的图文摘要,到底长啥样?

*以上图示来自意得辑图文摘要服务

第二步:把三个核心点扩展成关键线

将上述三点整合为一句展开性的“关键话”,让读者一口气中看到研究的承前启后。句式上可遵循“因—做—果”的结构,即为什么要研究(动机与空白)—如何研究(设计与变量)—得到什么(主要结论和启示)。

同样的用下图说明从核心点扩展到关键话语的示例,作者通过左列的两个核心点问题:粪菌移植(FMT)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拓展到中间部分的关键线,即一句关键话,基于现有临床试验,FMT可望改善IBS,但疗效高度受供者筛选、受者选择及给药方案等要素影响,暗示其效果具有条件性及可优化空间。

顶刊都在要求的图文摘要,到底长啥样?

*以上图示来自意得辑图文摘要服务

第三步:把一条线平铺成图面

绕这条主线,排列三块信息区:其中一块交代问题与证据概貌,中间部分则用于凸显影响结论成立的关键因素,另外一块则给交代实验结果或给出实验假说。配图时遵循“由粗到细、由结果到解释”的阅读路径,确保任何一块被单独截取,仍能被看明白;三块合在一起,则能形成递进的逻辑闭环。

同样的,以上逻辑可以用下图示例说明。作者在图文摘要的上方重点阐述:研究设计(日本测试队列—西方验证队列,内容包括病历记录、脑部MRI图片、长读基因组)与数据来源(病程轴从神经炎症(RRMS)到神经退行(SPMS))。 这部分内容对应的是阐述第一步的关键点问题。

关键影响因素/机制线索(下左至中):T. nexilis缺乏对移动遗传元件(噬菌体、插入序列、整合接合元件等)的防御,导致水平基因转移活跃。生物学后果与临床意义(下中至右):获得基因使其具备更强的硫酸盐还原与鞭毛形成能力,诱导免疫细胞更致病,最终加剧神经元损伤。

这两部分对应的是由关键点拓展出来的两条逻辑关键线,分别对应最上部那张图里面的RRMS和SPMS两个关键病症节点,同时阐述论文的研究结果。

顶刊都在要求的图文摘要,到底长啥样?

*以上图示来自意得辑图文摘要服务

以上就是图文摘要的“点线面”绘制要点和关键核心内容,正如我们今天这期文章挑选的示例图文摘要图一样,大部分摘要都是选用或者部分套用这个逻辑绘制的图文摘要。

当然,我们也明白“水滴石穿、非朝夕之事”。对多数首次接触图文摘要的科研人员而言,要做出一份既符合期刊规范、又简洁美观的图文摘要,仍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任务。

然而,正如我们在前文所论证的,图文摘要能够显著提升论文的质量与辨识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稿件的录用结果。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6届DSE可申请的英国大学名单来啦!申请G5竟然只要这个分数...

下一篇

上海领科国际学校2026年春招预录取考试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