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留美党集体炸锅了。
原因就是——特朗普政府刚刚扔出了一颗“移民核弹”:H-1B工作签证将加收10万美元申请费,政策于9月21日正式生效,试行12个月。
你没看错,是10万美元,不是10万卢比,也不是10万美元年薪的优先,而是——10万美元的申请费本费。
这个新闻一出,不少还在返美途中、或计划离境再返的H-1B持有者开始疯狂转发、求证,连X平台都挤满了“我回得来吗?”、“这个费用谁来出?”、“是不是特朗普又搞事情?”之类的问号。
我们这篇文章就来详细说说这波新政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会受到影响,以及——这是不是又一次“竞选年专属骚操作”。
什么是H-1B?
先简单复习一下背景:
H-1B是美国为“高技能外国劳工”设立的工作签证计划,尤其是理工科、IT、工程、医疗等热门领域。每年会有一个名额上限,通常是85,000个,包括65,000个常规名额和20,000个给美国硕博生的“高学历优先”名额。
在当前美国留学路径中,H-1B几乎是国际生留下来的主通道。OPT期间找工作 → H-1B抽签 → 成功上岸 → 继续等待绿卡排期,这是无数国际生的标配路径。
所以,任何对H-1B的收紧和涨价,都会直接影响大批留学生的“毕业-就业-移民”链路,不仅是眼前的生活,更是未来的身份选择与职业稳定性。
特朗普又来了:
10万美元+限制入境+工资门槛
这次的H-1B新规,来源于2025年9月19日特朗普签署的一份总统公告。
核心5点我们梳理一下:
① 申请费暴涨到10万美元
- 对象:目前在美国境外的新H-1B申请人
- 费用:雇主需为每一份H-1B申请支付10万美元的“附加费用”
背景解释:官方称这是为了“防止滥用”,提高门槛,压制低成本外包型滥用申请
② 入境限制
- 限制人群:目前身在境外的申请人
- 生效时间:2025年9月21日起
- 有效期:试行12个月(但很可能根据后续形势继续延长)
③ H-1B持有者不受影响,但返美或有风险
如果你已经持有H-1B、且目前在美国境内——暂时不受新政影响。
但如果你持有H-1B签证但目前在境外,就比较麻烦了:
有人认为:“你不是新申请,不用再交10万”
但也有解读指出:“只要人在境外,返美需要重新激活身份或经过入境审查,那就可能触发新规”
👉 换句话说,如果你H-1B在手但刚好请假回国了,那可能正踩中灰色地带,返美时卡壳。
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明确答案,建议先观望,谨慎安排离境。
④ 工资标准提高 + 高薪优先审批
特朗普政府还要求劳工部和国土安全部:
- 提高H-1B最低工资标准,防止外籍劳工压低市场工资
- 优先审批高薪高技能岗位,比如大型科技公司或研发类工作
这一招,直击的是印度外包公司和中小企业的“性价比路线”。
⑤ “国家利益豁免”通道
特朗普留下一个极其有限的“例外条款”:如果雇主能证明雇佣该外国人才“对国家有利”,且不构成安全威胁,则可申请豁免
但!以往此类豁免门槛极高,基本等于没戏
影响到底多大?
表面上看,特朗普的新政打着“打击滥用”、“防止签证欺诈”、“保护美国工人”的旗号,听起来冠冕堂皇。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这项政策却在多个维度上引发了巨大的担忧与不满,尤其是在移民社群、科技行业和教育界。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这波反弹的底层逻辑:
最受伤的,反而是那些真正
“高技能、合法合规”的移民群体
这项10万美元的申请费用,看似是对雇主设限,实则是对整个雇佣流程的系统性劝退。
🚫 中小型企业直接出局
别说创业公司了,哪怕是中型科技企业,10万美元/人的签证成本也是沉重负担。一旦雇主觉得“用一个本地人也能干,何必掏10万招个外国人”,选择自然倾斜。
这将直接导致很多高潜力但非美国籍的求职者被拒之门外。
🚫 大厂也可能“默认本地优先”
虽然大型科技公司更有能力承担费用,但在长期人力成本评估中,非公民候选人天然就带有额外“合规成本”——OPT时限、抽签不确定、签证审核、转绿卡周期……再叠加这个10万美元,HR系统中就会自动降低H-1B候选人的优先级。
也就是说,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你太“贵”了。
🚫 本就脆弱的H-1B身份更加岌岌可危
本来H-1B就存在很多结构性问题:雇主绑定、换工作难、失业即失效、绿卡排期遥遥无期……现在再加上入境受限、返美风险、费用不确定,等于进一步加大了H-1B群体的焦虑和不稳定性。
有网友形容:“这哪里是10万美元的签证,是10万美元买一颗定时炸弹。”
这将极大削弱美国对全球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别忘了,美国过去几十年的科技创新优势,靠的就是全球人才的自由流动,尤其是通过H-1B吸引了大批来自中国、印度、加拿大、东欧等地区的顶尖STEM从业者。
你熟知的科技公司如:
- 谷歌的CEO Sundar Pichai
- 微软的CEO Satya Nadella
- 特斯拉/SpaceX的大量工程师
- Meta、NVIDIA、Amazon的核心技术团队
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年H-1B签证留下的“外来者”。
现在这项政策出台,不仅是把“新的潜在人才”堵在门外,更是在对全球传递一个信号:
🇺🇸“我们不欢迎你了。”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会形成系统性的人才流失:
- 优秀国际生将放弃美国,转向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等更开放国家
- 硅谷初创公司人才招募难度增加,竞争力被削弱
- 美国高校的STEM项目吸引力下降,研究型人才来源收紧
实际上,这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做法,已经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集体发声——硅谷多位投资人、大学校长、CEO在社交平台上怒斥道:
“这是主动削弱美国未来20年竞争力的短视之举。”
就连一向倾向保守立场的《华尔街日报》也罕见评论称:“这不是移民改革,而是自废武功。”
背后的选举操作:熟悉的剧本又来了?
大家都知道,2024年大选特朗普输了,2025年重新掌权后,他的移民议程又“卷土重来”了。
如果你熟悉他2017-2020那几年的操作,就会觉得这次H-1B新规的味道很熟悉:
- 2017年:收紧H-1B定义、加大RFE发放(要求补件)
- 2018年:限制H-4配偶工作许可
- 2020年:疫情期间暂停H类入境、修改工资算法
- 现在不过是再次上演“强硬移民牌”,打击外籍劳工博民粹选票的经典剧本罢了。
当前局势下,以下建议请转给你身边的H-1B朋友:
- 尽量避免离境,特别是如果你H-1B还没stamp、或者正在换雇主
- 密切关注官方更新,包括USCIS、CBP、State Department是否更新操作指引
- 雇主沟通清楚:你的雇主是否愿意承担未来10万的可能支出,能否提供豁免类支持
- 留意诉讼与反制可能:多家移民律师、商业团体已在组织法律反制,政策形态不一定最终落地如初
📌 最后总结一句:
对特朗普来说,这可能只是一次“选票表演”;
但对我们这些打拼在美国的留学生来说,每一次政策变动,都是实打实的生存风险。
Stay safe,别忘了关注赫墨思,我们会第一时间带来后续动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