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25年秋季IGCSE首考要注意些什么?

距离2025年秋季IGCSE大考只剩不到两周时间!作为首次参加IGCSE考试的考生,你是否既期待又忐忑?别担心,为你准备了一份详尽的备考注意事项清单和冲刺建议,帮助你有条不紊地备战首考!

根据剑桥国际教育部的数据,近年来中国区IGCSE考生人数持续增长,提前规划和科学备考成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下面就来看看如何高效利用这宝贵的备考时间。

2025年IGCSE秋季考试时间表

CIE考试局 ⬇ ⬇ ⬇

  • 考试时间:2025年9月29日至11月13日
  • 放榜时间:2026年1月中旬
  • 常规报名截止:2025年8月29日(错过将需支付更高费用)
  • 晚报名截止:2025年9月23日(不建议,容易因名额满被拒)

爱德思考试局 ⬇ ⬇ ⬇

  • 考试时间:2025年10月27日至11月20日
  • 放榜时间:2026年1月16日
  • 常规报名截止:2025年8月29日
  • 晚报名截止:2025年9月23日

AQA考试局 ⬇ ⬇ ⬇

  • 考试时间:2025年10月22日至11月13日
  • 放榜时间:预计2026年1月下旬

常见考试科目:ESL、生物、科学、会计、英文文学、商务、历史、数学、商业、化学、地理、经济、物理、中文、计算机科学(CS)、进阶纯数、英语语言等科目。

给IG首考学生的特别建议

▶ 1. 选科策略与长远规划

IGCSE选科不仅要考虑个人兴趣和能力,更要结合未来的学术方向。如果还没有明确目标,建议选择数学、英语、科学等基础学科组合,为日后预留更多选择空间。同时注意平衡文理科,展现全面能力。

▶ 2. 英语能力全面提升

IGCSE考试对英语要求较高,特别是文科科目。建议每天坚持英语阅读和写作训练,积累学科专业词汇。多听英语讲座,提高理解能力,这对听力考试和理解题目都至关重要。

▶ 3. 高效利用学习资源

官方往年试卷(past papers)是最宝贵的复习资源,至少完成近5年真题;

参考权威教材和复习指南(如Cambridge官方出版物);

利用Khan Academy等优质在线学习平台补充学习;

参加学校组织的复习讲座和辅导班。

▶ 4. 保持学习与生活平衡

备考期间切忌熬夜和过度疲劳,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持学习效率。记住,持久战比短期突击更有效!每天保证1小时的放松时间,周末适当休息,避免burnout。

▶ 5. 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家长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同时避免过度施压。定期与孩子沟通备考情况,帮助缓解压力,建立信心

IGCSE秋季备考详细规划

1. 备考阶段划分

基础阶段(8月下旬-9月中旬)

梳理所有科目大纲(官网下载),标记薄弱章节。

整理课堂笔记,建立学科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或表格)。

掌握学科核心词汇,特别是理科专业术语。

强化阶段(9月下旬-10月中旬)

按优先级刷题(Past Papers为主),针对易错题专项突破。

科学科目(物理/化学/生物)重点复习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文科科目积累万能句型和写作框架。

冲刺阶段(10月下旬-考试前)

全真模拟考试环境,限时完成真题,训练答题速度和应试心态。

精简复习,聚焦高频考点和错题本。

调整作息,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2. 每日学习计划建议

设定每日2-3小时专注复习时间(如晚7-9点),交替安排不同科目避免疲劳。

每周留出1天时间进行复盘,总结错题并调整计划。

利用碎片时间记忆专业术语和公式。

分科目备考策略

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 数学:注意2025年考纲变化,部分数学科目禁用计算器,需加强心算和笔算训练。掌握公式推导过程(如三角函数、几何定理),避免死记硬背。
  • 科学科目:实验题熟记仪器名称、实验步骤和变量控制(如温度、pH)。化学重点复习反应方程式、金属活性顺序表、电解等。生物用流程图记忆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文科(英语、历史、地理等)

  • 英语语言(EFL/ESL):写作练习不同文体(邮件、报告、议论文),注意结构(引言-论点-结论)。阅读理解训练快速定位关键词,总结段落主旨。
  • 人文科目:历史按时间轴整理事件因果,背诵关键术语。地理结合地图记忆案例。

语言类(中文、法语等)

  • 听力:每日听10分钟真题录音,记录关键信息(数字、日期、地点)。
  • 口语:模拟考试场景,准备常见话题(如家庭、环保),录音自纠发音。

📅 2025年IGCSE重要变化与注意事项

>> 数学考纲改革:CIE数0580/0607/0606及附加数学禁用计算器,建议考生背诵关键公式,日常刷题强化心算与笔算能力。

>> 爱德思区域卷改革:数学、物理、化学、经济等7科启用中国区域卷,计算强度显著提升。建议优先刷近5年真题,熟悉新题型逻辑。

>> 数字化考核升级:计算机科学、语言类科目推行即时写作与多媒体答题;物理、化学等科目实验报告需通过数字平台提交。需提前配置考试专用电脑,确保网络稳定性,并强化快捷键操作、电子文档编辑等数字化应试能力。

>> 评分体系调整:科学类科目实验设计题分值占比提高至25%;人文类科目引入PEEL结构评分法,批判性思维权重超40%。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为什么苏州小升初这么认可AMC8?如何规划备考?附苏州AMC8数学竞赛培训课程

下一篇

锚定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成都外国语学校初中数学教研活动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