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巴塞尔大学全奖PhD博士项目招生中!

今天,我们为大家解析的是巴塞尔大学博士研究项目。

“PhD position in Decentralized Finance and Blockchain-based Financial Market Infrastructure”

学校及专业介绍

学校概况

巴塞尔大学成立于1460年,是瑞士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全球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该校在国际大学排名中表现卓越,位列全球100-150名之间的顶尖学府。学校现有七个学院,涵盖神学、法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心理学以及商业经济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截至2020年,该校拥有13,139名学生和378名教授,其中国际学生占比达27%,体现了其强大的国际化特色。

院系介绍

商业经济学院成立于1995年,是巴塞尔大学七个学院中第二年轻的学院,但经济学科的教学历史可以追溯到近150年前。

学院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货币与金融"、"能源与环境"以及"经济政策"。该学院还设有创新金融中心,由Prof. Fabian Schär担任董事总经理。

科研条件:创新金融中心的区块链/DLT研究中心致力于探索区块链技术对金融市场、产业和社会的影响,重点关注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领域的一般区块链研究、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元宇宙/Web3。

招生专业介绍

本次招生的去中心化金融与区块链博士项目隶属于商业经济学院,具有以下显著特色: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前沿区块链技术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端研究人才,专注于去中心化金融系统的创新与应用。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学术研究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传统金融机构的创新部门、政府监管机构以及区块链初创企业等领域就业,具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申请要求

1.学术背景要求

申请者需具备经济学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为博士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核心专业背景:

  • 金融学、金融经济学和/或宏观经济学背景
  • 数据科学、实证分析和/或定量方法的扎实知识基础
  • 区块链技术的技术理解(必需)
  • 计算机科学相关经验为加分项

2.语言能力要求

  • 英语:流利的英语能力,作为主要工作语言
  • 德语:虽非必需,但具备德语知识将成为优势

3.研究经验要求

申请者需要在以下一个或多个研究领域具备初步研究经验:

  • 去中心化金融(DeFi)
  • 无许可区块链
  •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代币化、交易所和借贷协议)
  • 区块链治理
  • MEV与交易排序/交易订序
  • 区块链扩展

4.申请材料要求

  • 动机信:详细阐述研究兴趣和偏好的研究重点
  • 个人简历:包含推荐人信息
  • 学位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及成绩单
  • 学术写作样本:如硕士论文、学期论文或研究论文

项目特色与优势

  1. 跨学科融合:结合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和金融学的多维度研究视角
  2. 前沿技术导向:聚焦当前最热门的去中心化金融和区块链技术
  3. 产学研结合:与欧洲委员会等机构合作,具有强大的实践应用背景
  4. 国际化平台:依托巴塞尔大学的国际声誉和创新金融中心的资源优势

有话说

项目理解

  1. 交叉学科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交融:项目位于经济学、金融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视野来理解复杂的金融科技现象。

    理论与实践并重:结合区块链技术的技术特性与金融服务的经济逻辑,探索去中心化金融如何创造更加开放、透明和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

  2. 研究目标技术创新目标:开发和完善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及性、透明度和效率。

    理论建构目标:构建多层次框架来分析DeFi的隐含架构和各种建构模块,包括代币标准、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债务市场等。

  3. 技术手段智能合约分析:研究如何利用智能合约创建协议,以更开放、互操作和透明的方式复制现有金融服务。

    实证研究方法:运用大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等方法对区块链和DeFi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

  4. 理论贡献金融理论拓展:为传统金融理论注入区块链技术的新内涵,丰富现代金融学的理论体系。

    制度经济学贡献:探索去中心化协议如何减少对中介机构和中心化机构的依赖,为制度经济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5. 应用价值金融普惠推进:通过创建具有前所未有透明度、平等准入权利的金融系统,促进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发展。

    监管政策支持:为监管机构提供政策建议,探索公共无许可区块链增强传统金融服务的潜力。

创新思考

  1. 前沿方向跨链互操作性研究:2025年DeFi的关键趋势包括跨链互操作性,它能够打破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的壁垒,未来可探索更高效的跨链协议设计。

    AI驱动的DeFi平台:人工智能技术与DeFi平台的结合是2025年的重要趋势,可开发智能化的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系统。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是2025年最受期待的DeFi趋势之一,市场价值已超过120亿美元,具有巨大的创新空间。

  2. 技术手段创新量子抗性加密:随着量子计算技术发展,研究量子抗性的区块链加密算法,确保DeFi系统的长期安全性。

    零知识证明应用:深入研究零知识证明技术在隐私保护DeFi应用中的实现机制,平衡透明度与隐私需求。

    链上治理机制:设计更加民主高效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治理机制,优化社区决策流程。

  3. 理论框架构建DeFi经济学模型:构建专门针对去中心化金融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分析流动性挖矿、收益农场等新兴金融模式。

    多层次风险评估体系:建立涵盖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治理风险的综合风险评估理论模型。

    跨国监管协调框架:提出全球DeFi监管的协调机制,处理跨境数字资产监管的挑战。

  4. 应用拓展思考绿色金融整合:将DeFi与ESG目标结合,如万事达卡通过区块链探索碳抵消市场的透明度,开发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接口:研究CBDC与DeFi生态系统的集成机制,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创新应用场景。

    供应链金融革新:利用DeFi协议优化供应链金融,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和透明度。

  5. 实践意义提升金融包容性增强:利用DeFi弥合中小企业巨大的融资缺口,推动区块链技术的采用,服务传统金融体系难以覆盖的群体。

    系统性风险缓解:通过去中心化机制降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提高整体金融稳定性。

    成本效益优化:量化分析DeFi相对传统金融的成本节约效应,为金融机构转型提供决策依据。

  6. 国际视野扩展全球标准制定参与:积极参与国际DeFi标准和最佳实践的制定,提升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跨国合作网络建设:与全球顶尖DeFi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转移。

    新兴市场应用:重点关注DeFi在新兴市场的应用潜力,探索数字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

  7. 学科交叉创新行为经济学融合:将行为经济学理论应用于DeFi用户行为分析,优化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

    复杂系统理论应用: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DeFi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和稳定性机制。

    博弈论深度应用:利用博弈论分析DeFi协议中的激励机制设计,优化去中心化治理效果。

  8. 其他创新优化点用户教育体系:开发系统性的DeFi用户教育框架,提高公众对去中心化金融的理解和接受度。

    监管科技整合:探索RegTech与DeFi的结合,开发自动化合规解决方案。

    社会影响评估:建立DeFi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博士背景

Noah,本硕国内C9院校,英国G5金融学博士毕业,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资产定价,投资组合管理,金融风险等。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和《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上发表论文。Noah学长擅长金融学方向研究型博士申请辅导,包括:选校定位,套磁辅导,研究计划写作辅导,个人陈述写作,以及面试辅导。成功帮助学生取得英国G5和新港等多所高校人文社科方向的博士offer。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新来港家庭择校不迷茫!公立 vs 私立的深度选择指南!

下一篇

香港中文大学全奖博士招生(导师邢国良教授)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