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申请-经济学篇

在本次的博士讲座中,我们与Sissi Shen老师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了解了经济学领域多样化的研究方向和申请要求。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期精彩的讲座,了解更多博士申请相关内容。

S:您可以简单给我们介绍下您目前所研究的方向吗?

Sissi:

我现在研究方向主要是在实证微观经济学这边,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就是公共经济,劳动经济还有教育这方面,当然实证微观经济学它其实覆盖面很多,交叉也很多,没有必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领域。像城市和工业组织也是我可能潜在会研究的话题。

我有自己现在在做一个关于消费理论的一个项目,但还在雏形。因为我马上开学才博三,我们第一年第二年都是上课,所以其实真正自主的研究过程才刚刚开始。我现在还在准备开始一个教育和劳动交叉的项目。

S:经济学还有哪些研究方向呢?

Sissi:

经济学研究方向,我觉得首先我们往远处看一下,大概分为三个方向,就是宏观、微观跟计量。这三个方向第一年大家都会有涉猎,都作为必修课学习。所以其实你进项目的时候是哪个方向不是那么重要。我自己现在是属于在微观经济学底下的实证微观经济学,我们可以一个一个来说。

微观经济学分为实证微观经济学跟经济理论。这两个东西做得就非常不一样,像实证微观经济学就是会用到很多数据分析的工具,微观经济学理论就会用到很多数学的理论,就比较抽象一点,就业会比较困难。

计量方面,它也会分偏微观还是偏宏观,因为计量的话我们是相当于研究经济学需要用到的工具,所以也要看它最后下游用到是哪个方向,比如时间序列或者是说DSG模型这种解决方案。

宏观经济学,最大的分水岭是货币宏观经济学,还有偏实体经济一点。但是这些就是其实真正进了项目之后都会有涉猎,所以,大概了解一下,申请的时候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锚点就好。

S:您是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的?

Sissi:

进项目之前是不会分细分方向的,当然就是说我们尝试去说服学校去录取我们一定要说我们对哪个方向有一个很大的兴趣,我做了什么事情,这个是肯定要有的。但就是从事实角度上来讲,进了项目之后第一年所有人干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就是这三个领域我们通识的大的理论、方法论我们都要学一遍。

第二年再根据你自己的兴趣去选一些话题,第三年才真的是着手在研究自己的东西。进来读之后再去改方向的人非常多,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学校方面其实这个灵活性是非常大的,就是我自己身边也会有同学,可能第三年换领域都有,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他做计量经济,第三年快结束了,改成做理论了,就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自己也是相当于是在第二年敲定了自己的方向。

S:能分享下你同届的同学,大多来自什么样的背景吗?

Sissi:

其实大家的背景非常多元,直博的占比是比较小的。像我们学校,我们一届是有15个人,其中包括我只有三个人是直博。我们这届平均年龄中位数好像是27还是28,所以进去之后会发现跟大家差距很大,但是心态摆好就没有问题。他们做研究助理基本上是标配,就都多少做过一下研究助理,然后在联邦银行做过研究助理的也有,就是更偏职业的。也有工作的,工作就是尤其是有很多国际生,他们是在本国的中心银行工作过。直博还是中国人比较居多。

S:经济学博士面试大概是什么样?

Sissi:

首先就是纯经济学的博士很少有面试,当然我说的是文理学院下面的经济。如果你是商学院下面的经济,那可能大概率就有面试,因为很多商学院它底下是有应用经济或者类似的东西,那种就是会有面试。

即便是有面试, PhD 面试首先一般不会很长,因为申请池太大了,他要面试就面试一堆人。所以行为面试说实话我自己是没有遇到或者听说过,但是我觉得基本上自己简历自己了解清楚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技术面试方面其实不太会遇到说,诶我考考你这个理论怎么讲的之类的。

没有这种情况,大部分问的问题其实也是跟科研相关的,要么就是让你去propose一个研究想法,要么就是让你去讲一个你过去参与过,或者是说你自己独立主导的一个项目,你过程是怎么样,或者是说思路是什么样之类的就没了。

所以就还是自己要了解清楚自己的简历是什么样子,或者是有一些发散性想法。我遇到的唯一一个不是关于自己的科研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金融的博士的一个面试,那个老师就是很随意地问说,诶最近降息你怎么看?当时就把我给问住了?

所以如果是,比如说金融,或者是说我自己申请是金融经济这个分支,可以多看看一些新闻什么的,能说出来其实就行了,其实人家主要看的还是一个你的应变能力以及就是整体的这种谈吐我觉得是更重要的东西。

S:申请经济学博士,建议同学提前学习一些什么样的课程?

Sissi:

先说课程,我觉得经济学博士最重要的是数学,不是经济。我自己是应用数学专业,但其实我学了很多课,到了博士阶段是也没有太多的用处,他们用的很多的是 real analysis,对美本来说,那 real analysis 是数学里最重要的一个课,其次就是一些一般 200 level 的课左右,像Calculus, Linear Algebra, Differential Equations,然后数学的成绩要好一点。 Real Analysis ,出于 GPA 的考量,我会建议大家可能比如说在大三下或者大四再去上这个课,因为PhD本身申请它没有那么那么重地去看你的 GPA, 就差不多就行。重点是说我需要老师证明,说我上了这个课,我有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就 OK 了。因为其实PhD开始之前会有Math Camp给你再巩固所有的东西。

统计方面就是一些比较基础的数据分析要会,比如Python。像Java、 C + + 之类的,就是说实话,除非你做一些很小众的东西,可能再经济学博士这里用处不是非常的大。但是这方面知识其实我感觉本科的话,如果计量经济学学得很扎实的话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或者是说我能证明我已经做了科研,那就其实问题不大。

最后课程说到经济方面的课,就是尤其是对于本科的同学来说,就是如果你想找研究助理什么的,需要上完中级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之后再去找教授,不然结果可能一般。然后选修课我觉得可以广撒网吧,就是多学点乱七八糟的,可能自己会发现都挺有意思的,或者是说发现某一个很有意思,因为我像自己当时就像Money and Banking, Financial Econometrics, 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宏观经济学我都有涉猎一些,就很杂。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你真的写文书或者去面试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帮助吧。

S:经济学博士未来有哪些就业方向?

Sissi:

总体来讲就业方向可能有三个大的方向。首先就是学术界,其次就是公共领域,比如说你可以去一些联合国下面的小的国际组织,或者是说一些NGO,或者去联邦银行,然后第三个赛道就是公司,也是我们很多人会选择的一个赛道。

那先说教职,其实教职很多人下意识就会去想说做 tenure track professor,这个其实越来越难了。说实话,现在除了做这类的教授,做那种 full time lecturer 其实也是一个挺舒服的工作,虽然没有什么升职空间,但其实我觉得还挺好的一个工作。 做 academia ,很多时候可能找工作比较难,他就会需要先去做一个博士后。

公共领域,联合国底下世界银行,还有一些其他的 NGO 些智库也都会吸纳这样的人才。到业界内工作,一个比较大的就是经济咨询,经济咨询,我感觉就不管你是做经济哪个细分赛道的,其实都能够找到工作。只不过它是一个你去了之后就不可能跳回学术界的这样一个方向,所以就是想好了再就去。还有的话就是像一些互联网大厂,像Uber、Amazon,它们也会招聘一些Economist的岗位,当然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去做这些岗位会多一些,做宏观的人很少去做这些。

做宏观的人,去企业可能更多就是金融相关,就比如说大的投行,他们都会有那种Economist等岗位,也是发展空间非常大的一个道路。当然因为现在就业市场不是很乐观,就大家其实到最后一年还是会广撒网,就是所有领域都会有涉及,然后最后看拿到哪个offer,再去斟酌要去选哪一个。

S:怎么样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经济学的PhD?

Sissi:

怎么检验自己适不适合读博的话,就是去找一篇顶刊的经济论文,咬着牙看能不能把它读下来,如果你有这耐力能把它读下来,那你就有这个潜力读博士。

其次软技能,我觉得心态最重要,心态两方面,第一方面尤其是对于直博的同学来说,你一定要能够接受并且习惯周围的很多人都比你优秀这个事实。因为是选择去申博,以及申博成功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在过去的经历里非常优秀的人,所以一到这个环境突然当老末,然后怎么都上不去,其实对于这个心态的考验是非常大的。还有一点就是会看到很多人其实可能不是很擅长就是跟人社交或者怎么样,尤其是,咱们不是说歧视,但确实就是中国来的孩子就非常自闭,这个就一定要克服。尤其是读博的话,你可能五六年,你互动都是这一小帮人,那一定要跟人家打好关系。而且学界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比企业更注重人际关系。就不一定要有很多人喜欢你,但一定要有人喜欢你。这个很重要。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学系PhD博士招生中!(导师Prof. Romagnoli)

下一篇

被严重低估的7所美国大学!毕业“超抢手” 藤校看了都眼红 录取难度却不大!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