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注意啦!26fall 国内博士申请已经进入黄金筹备期。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国内博士招生规模预计突破 19万人,较去年增长 12%,其中 "双一流" 高校扩招名额占比超 60%。但与此同时,申请考核制已覆盖 85% 以上重点高校,科学规划和专业指导变得尤为关键。
此时启动申请筹备,正是抢占先机的最佳时机!今天,老师就通过这两天拿到的国内博士面邀case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留学生申请国内博士,有什么注意事项?
海外硕士申请国内博士还是有比较大的优势的,咱们近期有位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在申请路上收获了超惊喜的进展。
🟢 学生背景:本科:985院校自动化专业3.37/4,硕士:QS前15院校,计算机控制专业4.79/5软背景:国内普刊+专利背景提升:EI会议
在我们团队的全程规划和指导下,他成功发表了一篇EI会议,周五第一次套磁,周日就有老师约面试啦!
为了帮他稳稳拿下机会,我们第一时间启动面试辅导绿色通道,当天就匹配到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资深Tutor辅导。经过辅导,同学在面试中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清晰的科研思路。
周二就收到同学面试成功的消息,导师已经同意提前进组学习!
无独有偶,另一位申请城乡工程设计的同学,我们安排了港大博士后Tutor进行RP辅导,在我们的套磁帮助下,也收到了同济大学导师的面试邀请。
🟢 学生背景: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国内双非GPA83,国外QS130院校一等学位硕士:海外QS20院校/城市规划软背景:一篇会议论文+课题项目
博士申请注意事项及避坑指南或有留学相关问题欢迎扫码添加老师咨询👇👇👇
这两年国内高校悄悄放宽了海本海硕读博的门槛:复旦、交大、南开、厦大等 985 院校,明确推出 “留学生直博计划”,只要本科毕业于世界排名前 100 的大学,GPA 达到 3.5/4.0,就有机会跳过硕士直接申请博士。
不过,政策虽好,申请过程中也有不少 “坑” 需要避开。
英国、新加坡等国的授课型硕士偏课程学习,很多人毕业时没发过论文、没做过项目,而国内高校申博普遍要求 “至少 1 篇核心期刊论文或主持过科研项目”。
因此,留学生在硕士期间可以主动找导师进组,哪怕远程参与项目;毕业后申请国内高校的科研助理岗位,用 1 年时间集中产出成果 —— 某 C9 高校统计,有科研助理经历的申请者录取率能提升 40%。
此外,国内博士申请大多有 “专业课 + 英语” 笔试,英硕学生英语没问题,但专业课可能栽跟头。
国内考试侧重基础理论的系统性考查,和海外硕士学的前沿应用差异很大。建议通过目标院校官网找考试大纲,搜集近 5 年真题,必要时参加国内高校的暑期研修班突击充电。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