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全奖博士招生(Prof. Ko Ling Edward Chan)

香港理工大学全奖博士招生(Prof. Ko Ling Edward Chan)

招生要求

申请资格与学术要求

申请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博士项目需满足以下条件:

·拥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且学位含有显著的研究成分(如论文研究)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成绩优异的学士学位持有者也可考虑直接申请博士项目

·具备优秀的学术表现、研究能力/潜力、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领导才能

·对社会工作、家庭暴力研究、儿童福利等相关领域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兴趣

英语语言要求

非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大学毕业的申请者需提供以下英语水平证明:

·雅思(IELTS Academic)总分不低于6.5分

·托福(TOEFL iBT)不低于80分

·测试成绩有效期为考试日期后两年内

申请流程

1. 香港博士奖学金计划(HKPFS)申请(建议同时申请):

·首先通过香港研究资助局(RGC)的HKPFS电子系统完成初步申请,获取HKPFS参考编号

·2026/27学年申请截止日期:2025年12月1日中午12:00(香港时间)

2. 理工大学博士项目申请:

·在PolyU研究生院申请系统提交完整申请

·提交材料包括:学术成绩单、学位证书、英语水平证明、研究计划、推荐信等

·截止日期:2025年12月1日23:59(香港时间)

3. 面试:

·通常学校会对入围申请者进行面试评估

奖学金信息

1. 香港博士奖学金计划(HKPFS):

·年度生活津贴:港币337,200元(约43,230美元)

·会议及研究旅行津贴:每年港币14,000元(约1,790美元)

·奖学金期限:最长三年

2. 理工大学博士奖学金:

·为未获HKPFS的优秀申请者提供

·包括学费减免和生活津贴

·根据学术表现提供不同级别的奖学金支持

研究方向

香港理工大学全奖博士招生(Prof. Ko Ling Edward Chan)

Prof. Ko Ling Edward Chan是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座教授,作为富布赖特学者(Fulbright Scholar)致力于通过高影响力和具有社会相关性的研究预防家庭暴力。他是家庭暴力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学者,在儿童和家庭多重受害方面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Prof. Chan于2022年被香港研究资助局授予"RGC高级研究学者"称号,2013-14年获得RGC-富布赖特香港研究学者计划的高级学者奖,2016年被RGC人文社会科学杰出学者计划评为杰出学者,2022/23年被授予RGC高级研究学者计划奖项。他作为首位社会工作学术董事会成员被提名加入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健康专业协会"暴力与虐待学院"。他还被任命为东京大学和首尔延世大学的名誉教授。

Prof. Chan的研究成果显著,已发表超过200篇研究论文,被全球学者频繁引用,h指数高达42,总引用次数超过6100次。他持续获得来自本地和国际资助机构的大型竞争性研究经费支持。

主要研究领域

根据Prof. Chan的最新研究论文和专业兴趣,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亲密伴侣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探讨伴侣间暴力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

·研究伴侣暴力与怀孕、家庭功能的关系

2. 儿童虐待与忽视(Child Abuse and Neglect)

·儿童多重受害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儿童被忽视与家庭结构的关联

·冷酷无情特质与儿童虐待关系的荟萃分析

3. 儿童与家庭多重受害(Child and Family Poly-victimization)

·多重受害对儿童发展的复合影响

·多重受害与适应性发展路径的关系

·发展预防多重受害的创新干预策略

4. 贫困与残障儿童福利(Children with Poverty and Disability)

·贫困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身心健康质量轨迹研究

·残障儿童面临的暴力风险与保护因素

·发展提升弱势儿童韧性的干预方案

5. 中国内地移民研究(Internal Migration in Chinese Mainland)

·移民家庭的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移民状态对家庭功能与儿童发展的影响

·移民群体的社会服务需求与提供

6. 家庭暴力预防(Prevention of Family Violence)

·基于游戏的家庭暴力预防项目开发与评估

·儿童安全干预研究

·家庭暴力的社区预防与干预研究

有想法

基于Prof. Chan的研究方向和专业兴趣,以下是几个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计划:

1. 数字游戏干预对预防青少年网络欺凌的效果研究

这项研究可以基于Prof. Chan近期关于"基于数字游戏的GISCC项目对预防中国青少年网络欺凌的有效性"的工作展开。研究将开发一个结合增强现实(AR)技术的游戏干预项目,通过沉浸式体验提高青少年的共情能力和网络伦理意识。使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评估干预对减少网络欺凌行为的效果,同时探索游戏中的情感体验如何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改变。这一研究既符合数字时代的特点,又能为新兴的网络欺凌问题提供创新干预方案。

2. 母亲早期逆境经历与儿童端粒长度的关联及干预研究

这一研究灵感来自Prof. Chan关于"母亲逆境与健康及儿童端粒长度关联"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将探索母亲早期生活逆境经历(ACEs)如何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影响子代的生物标记物(如端粒长度),并进一步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创新点在于设计一个针对高风险母亲的早期干预项目,评估心理支持和父母技能培训是否能缓解这种代际传递效应。这一研究将弥合生物学与社会学研究的鸿沟,为预防儿童健康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3. 基于生态瞬时评估技术研究游戏障碍与情绪体验的动态关系

基于Prof. Chan"通过生态瞬时评估研究青少年游戏者情绪体验与游戏时长及游戏障碍风险的关联"的研究,这一项目将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收集青少年在自然环境中的实时数据,探索游戏行为、情绪体验和问题游戏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将特别关注负面生活事件、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支持如何调节这种关系,以及文化因素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识别高风险青少年和开发个性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4. 非正式社会控制与自我同情在家庭暴力干预中的应用

这一研究受到Prof. Chan关于"尼泊尔全国研究中身体虐待的停止:保护性非正式社会控制和自我同情"研究的启发。项目将探索非正式社会控制(如社区支持网络)和自我同情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影响家庭暴力行为的停止。研究将比较香港、中国内地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数据,开发一个整合社区资源和心理介入的多层次干预模型。这一研究具有跨文化比较的特点,能为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家庭暴力预防提供文化适应性的策略。

5. 成长思维干预对减少青少年焦虑的长期效果研究

基于Prof. Chan参与的"基于网络的单次成长思维干预对减少青少年焦虑的效果:四臂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这一项目将追踪成长思维干预的长期效果(2-5年),并探索这种干预如何与家庭功能、学校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相互作用,影响青少年的心理韧性发展。研究还将测试针对不同焦虑类型(如社交焦虑、考试焦虑)的定制化干预模块的效果,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这一研究将为学校和社区心理健康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和可实施的干预方案。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UC九校公布2025录取数据!集体大扩招国际生录取也在猛猛涨!

下一篇

香港科技大学全奖博士项目(Prof. Charles Wang Wai NG)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