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录取QS 前三十经验分享

学生背景:

王同学

上海某双非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

GPA 3.6/4.0;雅思 7.5;GRE 325

录取结果展示:

Northwestern MS in Communication

JHU MA in Communication

NYU MS in Integrated Marketing

UIUC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Manchester MSc International Fashion Marketing

Bristol MSc Management -Marketing

和王同学的合作,是一段帮助她建立自信,探索自己,展望未来的过程。通过和她的交流,我更加坚信,留学申请不止是获得好的offer这个结果,更是探索职业路径、提升核心能力、深入了解自我的重要过程。

01、初识她,建立自信

第一次战略会议时,她热情洋溢地讲述着对于市场营销的兴趣:“我曾经是追星女孩,高考选专业本来想选市场,因为调剂风险还是选了财经院校。在摸索中发现市场营销这个方向能够很好结合我的行业兴趣和专业技能因此持续关注。”

谈起想要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时,她总是眼里有光。

但说起申请,她显得有些迟疑和不自信。作为一名来自双非院校的学生,在申请英国高校时面临不少限制,很多顶尖商学院的学校名单中并不包括她的本科院校。加上自身GPA并不算特别突出,这让她对申请结果少了几分信心。与此同时,由于她有在上海落户的计划,研究生院校的排名也成为她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类似的担忧我在许多同学身上都曾看到,但本科学校和GPA是申请的全部吗?不是。尤其对于美国学校的申请,在举办的历届直面招生官讲座中,我们经常从招生官的口中听到“holistic view”这一表述——申请是全面的考量。

于是,第一次会议,我从多方面针对她的背景给出了个性化的建议,帮助她建立对申请的信心。比如:

  • 本科院校与GPA→可以通过高标化GRE考试来弥补;
  • 科研与实习经历→已有两段市场实习,较有竞争力;科研对于市场的申请相对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不用特别担心这方面的差距。
  • 申请文书通过同学独特的兴趣和热情,打造差异化申请故事。
  • 软性技能→体现和展现同学非常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行业洞见。
  • 申请策略→结合不同国家地区/专业对于院校和GPA的看重程度,个性化选校方案。

结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我建议她申请市场营销和传播学。传媒学在专业设置与毕业就业上与市场营销高度交叉,同时提供一定名校选择,且申请难度略低于市场,可以帮助她满足高排名的需求。同时,辅以一些商业分析项目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助力她未来职业发展。在院校的排布中,以美国院校为主,让她的背景能够全面展现,而不拘泥于标化和院校的限制。

02、背景提升,加强申请竞争力

通过第一次战略会议,我们初步选定了申请方向。由于她申请部分部分商业分析项目,以及市场营销和传播学专业申请对于数据分析的要求日替提升,在后续的规划中,我们也更加注意系统地增强她在市场数据方面的能力。

校内,尽管部分数学类课程存在选课限制,在专业允许范围内,我建议她修读了多元微积分,学习了中阶的SQL、Python及R语言,夯实数据分析基础。课外实习方面,她之前两段实习中已经涵盖了品牌管理、媒体运用、公共关系等内容。第三段实习,她在Tiffany电商部门开展了市场数据分析,涉及消费者行为挖掘、用户路径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内容。这段经历显著提升了她在数据驱动营销方面的实操能力,也为后续申请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在我们的建议下,她努力将GRE成绩提升至325分,并取得了数学满分的好成绩,帮助她进一步提升量化背景的展现,也充分展现了良好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与实战训练,她的背景实现了从传统传播、公关方向向“数据+传播”融合型路径的有效转型,更契合当前市场营销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03、与机构的故事

项目的讨论与选择

在选校中,基于学生对于QS排名前100的主要诉求,在市场、传播和商业分析三个方向中筛选了项目清单。同时,基于对学生了解,主要推荐了西北Communication(STEM)项目——将传播学、市场与数据分析紧密结合。同时,在英国筛选符合院校清单与GPA要求的项目。

她说:“机构帮助我打破信息差,专业的人交给专业的人做,帮助准留学生们快速入行,大大提升择校效率,节省申请时间,让申请季的同学们可以心无旁骛地继续提升背景+标化考试刷分。”

文书Brainstorm

在文书会议上,我们和学生深入讨论了她的成长故事,并讲述了她如何通过高中时期追星的经历,理解KOL营销策略,逐步走近市场营销这个专业领域。

她说:“这次会议让我更理解了我自己。”

面试培训

此外,在收到西北Communication项目面试邀请后的第二天,我们就安排了校友招生官的模拟面试培训,提升学生对于项目的了解以及面试技巧的掌握。

她说:“杜克校友面试官Winnie的mock interview令我受益匪浅。老师针对我的问题清单给了针对性的指导,并帮助我优化我的部分回答。正式面试前,我仅用了两天时间集中准备,但有了mock的储备我正式面试发挥得很好,学校一周内就给了offer,顺利拿下。

2024年11月,我们已完成大部分项目的网申,并陆续收获了一些Offer。她来到机构上海菁英校友会的现场,与往届校友及行业嘉宾深入交流,此时的她,自信满满。

她说:“机构菁英校友会给了我一次很好的机会去锻炼networking的能力。”

04、获得研究生offer,一次重新出发

收到西北大学的Communication Offer那一刻,她第一时间满怀激动地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我。西北一直是她心中的dream school。从初识时眼中的犹疑与不自信,到如今的喜悦与坚定,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名校Offer带来的荣耀,更是她自我认同与接纳的重要一步。对我而言,这一刻不仅是留学咨询工作的高光时刻,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满足——看到学生在逐渐认同自己的过程中,走得更远且更加自洽。

此时,她又开启了一段新的实习,她说:“国际大牌的上海office集中在南京西路的兴业太古汇、嘉里中心、凯德晶萃、恒隆广场等等写字楼。我目前在上海做了4段实习,从南京西路黄浦段到静安段,帮我在这个城市找到了一点小小的归属感,也让我的内心更加安定了。”

谈到留学申请的这一年,她说:“留学申请是一次酣畅淋漓的独立项目管理经历,有一种为自己打工的美感,为独立留学生活做准备。”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PhD博士招生中!(导师Prof. Kusumbe)

下一篇

澳门大学全奖博士招生(Prof. HUI KWUN NAM)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