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年录取率低至5%上下的“藤校战场”中,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2029届录取数据的发布引发了广泛关注。
录取率上升,申请人数下降,早申优势扩大,跨学科背景大热……这些趋势正在重新定义布朗的招生策略和偏好。
最新数据显示布朗共收到42,765份申请,最终录取2,418人,整体录取率为5.6%,是五年来首次出现明显上升。
相比2028届近4.9万份申请,本次布朗的申请人数减少了12.5%,达到近五年来最低值。这也直接推动了录取率的回升:
早申录取率从去年的14.4%跃升至17.9%,是2023届以来的最高值。常规录取率小幅上升,从3.92%升至4.01%
总录取率维持在5%-7%的藤校区间,但确有明显回升。
‼️数据看点:
最新录取数据ED与RD录取率差距高达13.89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大,可见布朗的早申优势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
2029届是布朗大学恢复SAT/ACT标化考试要求后的首届申请者,同时也是美国最高法院否决“种族平权行动”后的第二个招生季。
最新数据中的申请人数下滑、ED数据上扬,也与标化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
许多弱势背景学生在Test-Optional政策下选择不提交分数,反而降低了自身竞争力,布朗招生委员会明确指出,这一现象促使学校重新要求标化成绩。
托福语言成绩要求提升至105分,也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学生的申请门槛
此次录取数据显示73%录取学生有跨学科项目经历,如“编程+人文”、“心理学+设计”等等;19%为第一代大学生(First-Gen),过去五年增长超过40%,创历史新高。
国际学生群体则主要来自中国(含香港)、加拿大、印度、韩国、英国等;美国本土的录取,人数最多的州包括:加州、麻省、新泽西、德州等等
被录取的不只局限于高分学员,拥有跨学科背景经历这一元素也显得格外重要。
布朗大学恢复标化要求意味着优秀的SAT分数重回核心位置,也进一步拉开了申请者之间的差距。
尤其对于希望冲刺Top 30乃至藤校的同学来说,SAT分数已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