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岔路口,将来是直接工作还是考研、留学,都要在这一年做出选择和规划。
最近有同学问,自己目前有做留学和考研的俩手准备,想知道海外QS排名前100的一年制授课型硕士回国工作面对国内的硕士有竞争力么?
这个问题其实就相当于把国内三年制硕士和国外一年制硕士进行对比。既然要对比,那我们就从大家普遍关心的三个方面来分别进行比较。
01、学习时长及质量
duration and quality
很多人会拿学习时长来说事,认为说一年制硕士时间太短,根本学不到东西。那我们就从学习时长及质量上来进行一个对比。
国内三年制学硕,研一上课,研二给老师干活,研三找工作写论文。学习课程强度较低,全靠自己的主动性。你不看书没人逼你,你不实习没人管你,不干活的时候自由的飞起来了呢。不给老师干活的时候,自己看看书,看看教程,做做私活。虽然是三年制硕士,但真正学习的时间其实也就一年半,剩下的时间就是给导师打工,找找实习。
海外一年制硕士授课时间一般为3个学期,每学期3个月。由教授讲课,课上小组讨论的机会很多。学季内要交作业(course work) 与专题报告 (essay),年末要学科考试。每年大约十月初或九月底开学,隔年五六月会有学科考试,九月要缴交硕士论文。
一年三学期里,第一、二学期开课较多,第三学期较少。硕士课程比较紧凑,每周上课的主题较大,教授会有指定的参考书单,但是一周的主题所列出的清单常在五至三十本书之间。一门课一般是一周二或三小时,比起其他国家一般念两年或三年的硕士,英国这种一年的硕士课程压力不是一般大。
从学习时长来说,一年制硕士也并没有吃亏多少,而从学习质量上来说,一年制硕士因为时间短任务重,学生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密度更高,成长也更快。
02、申请难度
Application
一年制硕士被诟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申请门槛低。曾经不止一次听到有同学跟我说,“我一个同学,二本毕业,去了英国某某大学读硕士”、“我邻居家的儿子,从小到到大都学习不好,送去国外读书,现在也是硕士毕业”。
不可否认的是,像英国这种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国家,的确会存在所谓的“水校”、“水项目”。但是去读这些学校的学生,说白了就是为了拿个硕士文凭,别人可能对于找工作一点都不发愁。
而很多优秀的学生,在申请名校的时候,一样要面临激烈的竞争。比如你想去帝国理工、KCL读研,基本上本科必须是国内顶尖的985院校,成绩在85以上,还要各方面软实力够强,才有机会被录取。
而至于那些双非、二本学生逆袭G5名校的例子,可能大家只看到了别人的本科背景,完全没看到别人除了背景以外的优秀。就像国内二本考入清华硕士的学生一样,每个人的逆袭背后,都是巨大努力的付出。
03、学历认可度
qualification recognition
如果你只是希望有个硕士文凭,以便父母帮你安排工作,那么不管是国内三年制的硕士文凭,还是国外一年制的硕士文凭,企业都是认可的。
这时候其实一年制硕士的优势更明显,首先你拿到硕士文凭的时间更短,意味着你能够尽早的步入职场;其次,作为海归身份,你还可以享受国家给予留学生的诸多优惠政策,比如买车免购置税,落户方便,创业资金支持等。
如果你是和国内985/211的学生竞争,那不妨对比一下文凭的含金量。就算回国打个折扣,一般来说QS排名前30的学校,竞争力相当于国内的985硕士,QS排名前100的学校,竞争力相当于国内的211硕士。
最后一句话送给纠结的大三学生们:学历是敲门砖,阅历决定天花板。如果家里有条件,能出去看看世界,真的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