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巴黎,还残留着假期的慵懒气息。地铁上,晚高峰的人群挤在一节节车厢里,混合着新烤法棍的香气和咖啡外带杯的热气。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手里提着一袋面包,脚边放着一个咖啡外卖袋。他戴着耳机,眼睛盯着手机上的时刻表——十分钟后,他要出现在学校附近的咖啡馆里,换上围裙,开始今天的第二段“班”。
在法国,打工是多数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有人为了付房租,有人为了攒下一笔旅行基金,也有人只是希望多点社会经验。对于许多人来说,兼职不是一件“额外”的事,而是和上课、写论文一样,构成了学生时代的日常节奏。到了 2025 年,这个看似寻常的习惯,背后却有了不少微妙的变化:谁在打工?打什么工?能赚多少,又花掉多少?
谁在打工,他们做什么?
法国学生的兼职五花八门,但大致可以分成几类:
校内岗位:图书馆、实验室助理、学生接待、考试监考,时间灵活,不会太干扰课程。
巴黎 Sainte-Barbe 图书馆每年会招聘学生助理,要求法语沟通流利,每周 15 小时,排班可以围绕课表调整。
在格勒诺布尔,一些研究实验室会招收硕士生做科研助理,既能拿到收入,也能为毕业论文铺路。
与专业相关的助教或科研助理:多见于硕士和博士阶段。比如法律系会招收高年级学生担任“TD 助教”,协助批改作业、带讨论课。
餐饮与零售:咖啡馆、超市收银、服装店销售。
在巴黎的星巴克,常能遇到来自各国的学生,穿着围裙,在不同语言之间切换自如。
省城的 Monoprix 超市则喜欢招收本地大学生做周末收银员。
家教与照看儿童(babysitting):这是不少留学生的首选。尤其是英语母语或英语流利的中国学生,很容易找到帮孩子做英语作业的机会。
临时活动和促销助理:通过学生兼职平台找到,工期短但报酬高。
法网公开赛期间,巴黎有大量短期工作人员岗位,从门票检票到贵宾区服务,日薪往往在 €90 以上。
影响找兼职的关键因素
法语水平面对顾客的岗位,大多要求流利法语;语言不够好的国际生,往往只能做仓储、清洁等后台岗位,或者去国际化环境,比如部分咖啡馆、科技公司。有学生分享过自己在面试时卡壳的经历——一句常用的点单用语没反应过来,当场被换成了洗杯子的位置。
交通条件兼职多集中在市中心,晚班结束后回家,公共交通可能需要夜班公交或长时间换乘。
在巴黎,Navigo 月票 €86.40,可无限乘地铁、公交、RER;
在外省或郊区,一辆 €1 000–2 000 的二手车,平摊保险和油费后,可能比公共交通更划算;
也有不少人会和同事、同学拼车(covoiturage),分担油费,还能解决早晚班交通不便的问题。
工作许可与合法工时非欧盟国际生每年最多可工作964 小时(约每周 20 小时),超时可能影响居留续签。
社会网络不少兼职并不公开招聘,而是通过同学、学长、社团推荐——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到法国不久就能找到好工作,而另一些人投了几十份简历都没有回音。
怎么找兼职?
Pôle Emploi(法国就业局):官方平台,可筛选“job étudiant”;
学校职业中心 & 校园公告:很多校内外岗位会优先发布在这里;
学生兼职平台:Student Pop、Jobaviz、StaffMe;
社交媒体和群组:Facebook 群组、微信留学群、LinkedIn;
直接上门投简历:餐饮、零售业尤其适用。
一位在南特的中国留学生说,她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走进街角的面包店,和店主聊了三分钟,第二天就开始上班了。
打工一笔账:收入与支出
以巴黎一名硕士生为例:
每周工作:20 小时(法定上限);
时薪:税前 €11.65,税后约 €9;
月收入:约 €900–1 000;
支出:
房租(合租):€500–700;
交通:€86.40;
食品:€200–250;
其他:€100–150。
如果房租低于 €600,兼职收入能覆盖大部分生活费;房租高、支出大的话,就得依靠奖学金或家庭支持。
时间成本:每周 20 小时工作加上通勤,实际可能占去25 小时,这对课程紧、作业多的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
假期打工:另一种节奏
法国大学的暑假通常有两个月,这时不少学生会集中打工:
优点:没有课业冲突,可以全职工作,收入翻倍;
缺点:竞争激烈,尤其是餐饮、旅游、农业季节工;
热门岗位:旅游区餐厅、酒店、农场采摘、节庆活动工作人员。
在普罗旺斯的葡萄园,九月的收获季是热闹的。白天在阳光下成排成排地剪葡萄,晚上大家围坐在长桌边吃晚餐,酒是农场自酿的,笑声和法语乡音混在一起,像一幅活生生的法国乡村画。这样的工作,一个月能挣 €1 500+,还包吃包住。
几个实用建议
提前提升法语,哪怕只是应付面试对答;
学期中兼职最好不超过每周 15 小时,留出学习时间;
优先考虑校内岗位,安全稳定,离教室近;
将高强度工作放在假期集中完成;
保存好工资单和合同,居留续签时有用;
如果住得远,算算买二手车或拼车是否更划算。
结语
在法国,打工不仅是多数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习惯。它让人多了一份收入,也多了一份社会经验。对国际生来说,找到合适的兼职,不只是为了解决眼前的生活费,更是在学习如何平衡时间、资源与未来的选择。赚多少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它成为学生时代的一段值得回味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