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计算机专业呈现内卷的态势,但是作为目前仍然最好就业的高薪专业,计算机专业在未来5年内在德国还是非常有前景的专业方向。
作为德国首屈一指的理工大学之一,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推出纯英授的 Computer Science M.Sc.,表面上看这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国际化举措,但是由于申请人数太多,接连而来的申请难度提升也让很多人不禁心生疑问:KIT的计算机硕士真的越来越“卷”了吗?
超强的专业内容和背景
MIT风格的KIT本身就是德国的科研枢纽和TU9成员,它拥有雄厚的科研资源和学术声誉,从《Nature Index》到《WirtschaftsWoche》等多项排名,都稳定体现其工科与信息科学领域强劲表现。
对于有意申请英文硕士的国际生来说,KIT无疑具备极大吸引力:全英文教学、覆盖密码学、嵌入式系统、机器人、算法理论、系统架构等多个专精方向,并提供方向证书,令简历更具国际辨识度。
超高申请门槛
首先是申请基础要求极为严格:本科需覆盖理论、实践、技术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四大领域,且有明确的ECTS学分要求偏高。
如果申请人未能满足标准成绩,即便是KIT本校IT本科毕业也可能被拒;仅在所在年级排名前10%并通过选拔面试,才有机会争取入学资格 KITKIT 信息学。
也就是说,申请门槛不仅是成绩、专业背景的审查,更强调学术覆盖深度与广度,这让不少来自海外或应用背景的候选人难以顺利通过。
申请难度高
不过相对的,KIT的申请流程也很清晰,对语言、资格和资料要求都非常明确。英语水平至少要达到 B2 级,第I部分成绩也不能含最低;TOEFL ≥90 或 IELTS ≥6.5 是基本底线。
不过如果加上KIT复杂甚至“精英化”的申请系统,那申请边就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了。许多国际申请者抱怨“系统操作难、步骤多、容易出错”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筛选出了对细节耐心和应对挑战能力较强的申请者。所以最好有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或者代为申请。
Reddit等社区中,有KIT在校学生分享申请与学习体验,指出KIT不仅筛选严,而且课程难度极高,数学课密集是全国最强之一,计算机硕士更是要求“额外数学考试”,甚至有“所有KIT本科毕业生申请CS硕士都不一定能被录取”的说法。可见,这里的“内卷”并非夸张,而是一种实打实的学术竞争。目前KIT CS硕士每年录取人数在100人左右。
如何做好申请准备
那么,面对KIT CS MSc申请难度骤升,该如何理性对待?
首先,明确申请KIT不是为了“走捷径”,而是为了进入对你真正成长有长期价值的平台。如果你本科背景扎实、数学与理论基础厚实,并且渴望深入前沿领域,KIT绝对值得冲刺。全英项目将让你在强烈学术氛围中迅速成长,建立国际学术网络,获取行业通行证。
其次,如果自身背景在课程匹配或语言方面有短板,也并非完全失去机会。你可以通过补修相关课程,或者提高自身成绩到年级前10%,这样可以获得面试机会。
申请KIT CS MSc绝非简单旅程,但也正因如此,这一过程本身便是能力升级的关键阶段。即便最终未被录取,有机会接触这一流程、分析自己的差距、提升应对标准申请的能力,也是一种持续成长。KIT真正的“卷”不是无意义竞争,而是逼迫你成为更好的研究型工程师和思考者。
总而言之,如果你问:“KIT英授CS申请难度是否上升?是不是卷到不可理喻?”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也是对你学术潜力与野心的一次试炼。如果你准备充分、目标坚定,“卷”就变成一种加速成长的力量——KIT欢迎每一个有志者,但只接受真正准备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