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要求
根据香港大学最新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申请周聪颖教授博士项目需满足以下条件:
· 学历要求:申请者须具备化学、材料科学或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且来自认可的高校或研究机构
· 学术成绩:硕士阶段平均成绩良好,尤其是专业课程成绩优异
· 英语能力:需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TOEFL成绩不低于90分(IBT),或IELTS成绩不低于6.5分;英语为母语国家的申请者可免除此要求
· 研究经验:有机合成、催化化学或相关领域的研究经验优先考虑
· 申请材料:
- 个人陈述(约1000字),包括学习经历、研究经验和研究计划
- 两名副教授(或以上职称)专业领域专家的推荐信
- 硕士论文摘要和代表性科研成果
- 完整的申请表格和相关证明文件
香港大学为优秀国际学生提供多种奖学金,包括中国政府奖学金和香港大学国际学生奖学金,覆盖学费、住宿和生活津贴。周教授课题组还可能提供额外的科研津贴。
研究方向
基于周聪颖教授的研究背景和最近发表的论文,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有机和金属有机化学
周教授团队在有机合成和金属有机催化领域拥有深厚的研究基础。通过设计新型催化剂和反应路径,开发高效、选择性的有机合成方法,为复杂分子的构建提供解决方案。特别是在环加成反应、C-C键和C-杂原子键形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绿色化学
致力于发展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反应和工艺,减少有害废弃物的产生,提高原子经济性。团队近期在可见光诱导的有机反应方面取得突破,如可见光促进的氧化偶联反应,为绿色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化学生物学
将有机化学与生物学交叉融合,开发生物活性分子,探索其在生命科学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团队在开发新型生物探针、药物前体和功能材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最新研究进展
周教授最近发表的研究工作表明,其团队在多个前沿领域取得了突破:
·非对称[2+1]环加成与α-氰基重氮化合物的研究
·可见光诱导的胺与硫醇氧化偶联合成亚磺酰胺
·喹诺型卡宾介导的C(sp²)-杂原子键形成
·N-杂环卡宾催化多环苯并氮杂卓组装
·内分子自由基芳香亲电取代反应的去官能团化
·可见光促进的C3-硫醚化吲哚合成
·非均相光催化环酮环扩张构建中环内酰胺
·铑催化的重氮醌与酚的C(sp²)-O交叉偶联构建二芳基醚
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发展,也为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Mason博士有想法
基于周聪颖教授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计划:
可见光驱动的不对称C-H官能团化策略
利用周教授在可见光催化和不对称合成领域的专长,开发新型光催化剂-手性配体协同催化体系,实现对非活化C-H键的高选择性官能团化。这一策略可以:
·设计新型手性光敏配合物,利用能量转移催化活化C-H键
·探索光催化与手性Lewis酸协同作用机制,控制立体选择性
·应用于复杂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后期修饰,提高合成效率
该研究将为药物分子的精准修饰提供新工具,有望解决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选择性和效率问题。
生物正交卡宾转移反应及其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基于周教授在卡宾化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开发能在生物环境中选择性反应的卡宾前体:
·设计水溶性、低毒性的卡宾前体,实现在生理条件下的选择性反应
·构建荧光或近红外标记的卡宾试剂,用于特定生物分子的标记
·探索这些反应在活细胞中的应用,如蛋白质定点标记和动态跟踪
这一研究将有机合成与生物学紧密结合,为生物分子的可视化和功能研究提供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价值。
多功能催化剂设计用于CO₂捕获与转化的闭环系统
结合绿色化学理念,开发多功能催化材料,实现CO₂的高效捕获和转化:
·设计具有CO₂吸附和活化双重功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探索电催化、光催化协同作用下CO₂还原为高值化学品的新途径
·建立CO₂捕获-转化-利用的闭环系统,实现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该研究不仅响应了碳中和战略需求,也将为可持续化学工艺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价值。
智能响应性超分子材料用于靶向药物递送
基于周教授在有机合成和化学生物学的跨学科背景,开发具有智能响应性的超分子材料:
·设计对肿瘤微环境(pH、酶、还原环境等)响应的可降解聚合物
·探索主-客体识别原理构建药物装载-释放系统
·结合周教授的光催化研究,开发光控药物释放策略
这一研究将为精准医疗提供新型药物递送系统,有望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