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SDLC国榜初中组第一学生专访:没有天才速成法 只有踏实的积累

学生专访 | 蝉联国榜初中组第一!江嘉铂:没有天才速成法,只有踏实的积累学生专访 | 蝉联国榜初中组第一!江嘉铂:没有天才速成法,只有踏实的积累

从Albert密密麻麻的获奖经历可以看到什么?一名刻苦努力的选手,一名非常有实力的选手,一名辩论和演讲“双管齐下”的选手。

是的,相比辩论,其实Albert接触演讲的时间更早,“我很喜欢演讲,它是一项可以充分展现自我、表达观点的活动,不论经济、社会、政治、自然,还是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感兴趣的话题来讲。”Albert主要参加的是自创稿件的原创演讲比赛,他把喜爱的桌游、过山车、帆船等事物和相关经历统统写进演讲稿,“我把演讲当作一个分享自己生活或想法的机会,它激发了我的表达欲,而这也是我后来又开始接触辩论的原因之一。”

在同时进行这两项活动的过程中,Albert发现它们有很强的关联性——它们都能锻炼到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等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它们还可以“互为助力”——演讲锻炼到的表达技巧,可以让他在辩论中有更强有力的表达、更完整的思路,更容易获得裁判的共情;而辩论锻炼到的能力也对演讲有很大帮助,可以让他在写演讲稿时更加有结构、逻辑更清晰

对于Albert来说,同样是“观点表达”类型的活动,辩论相比演讲还是提升了一个难度。“辩论是会有真真正正的对手在场上,你需要去击败他们。这项活动的竞技性更强,更有挑战性。”

学生专访 | 蝉联国榜初中组第一!江嘉铂:没有天才速成法,只有踏实的积累

2023年秋季,刚接触辩论两个月的Albert懵懂地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一场辩论赛。拿到辩题时,他完全懵了——“人类太空探索投资?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有点超纲了。”但望而却步不是他的个性。跟着教练一点点查资料、理解概念、补充背景知识,这个六年级男孩硬是啃下了这些超纲知识,做足了上赛场的准备。

没想到的是,首战的他一下子捧回了季军和最佳辩手第三名!“拿到季军非常开心,这个开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哪怕是后来一段时间成绩停滞在16强,不太理想,但有了这第一次的季军作为基底,好像就不会那么灰心,因为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可以做好的。”Albert笑着说。

翻看Albert的参赛记录,可能会被他的勤奋吓一跳:从2023年秋季开始,Albert十分密集地参加着各式各样的辩论比赛——NHSDLC、WSDA、TOC等,2025年还征战了哈佛、斯坦福的海外邀请赛

对于常规赛季,Albert有着对自己参赛数量的要求和标准——平均每个赛季打5、6场,今年春季赛甚至达到8场。在我们钦佩的目光下,Albert给出了极其朴实无华的理由,“因为每个赛季的辩题是相同的,而每份辩论稿都要花几十个小时准备,我可不想让它只用一次。

被问及是否辛苦时,他眼睛亮起来:“我觉得总体来说快乐大于痛苦吧,即便有一些辛苦也是具体的可接受的,比如做research需要自己找很多资料,但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也有乐趣。收集资料的过程就好像拼拼图,把找到的分散的碎片合在一起,当碎片‘咔嗒’拼上的时候特别爽!特别有成就感!

2024年是Albert在PF辩论领域飞速进步的一年,16强、8强、4强,最好的一次拿到亚军,虽然成绩有点不平稳,但起伏波动恰恰证明了他没有在原地踏步。这一年Albert还尝试了新赛制——林肯道格拉斯辩论挑战赛(LD),没想到首次尝试就拿了冠军!“这是我第一次尝试LD,拿到冠军非常开心。”在Albert看来,PF和LD大体上差不多,但有一些区别,“LD最开始展现己方观点的时长会相对较长,有6-7分钟,而PF只有4分钟,相比之下LD是可以有更多时间去深入完整地展开论述观点,时间会更整装;另外,内容的偏重也有所不同,LD更看重伦理法则,而PF大多数时候更看重证据。”擅长搜集证据的Albert表示自己更偏爱PF赛制。

显然PF也同样偏爱他。2024年秋季,他荣登NHSDLC国榜初中组第一,“当时在DLC只打了4场PF比赛,拿过亚军和四强,完全没想到能排第一!”有了这一次“意外之喜”,Albert的辩论之路走得更气宇轩昂,而他的目标也更加坚定明确——“我要继续努力,保住国榜TOP 1这个位置!

学生专访 | 蝉联国榜初中组第一!江嘉铂:没有天才速成法,只有踏实的积累

有了明确的目标,Albert更有干劲了。今年NHSDLC的春季赛,Albert报名了这个赛季几乎所有他能参加的场次,成绩也不负他所望,终于跳脱出了8强、4强的瓶颈,每场都稳定进入决赛圈!首先获得了一次PF线上赛的冠军,后来又连续获得多个亚军,“我非常开心,我不觉得拿亚军有什么不好,能进决赛就是对我自身实力的一种肯定。只是觉得总是跟冠军擦肩而过还是有那么一点点遗憾。”

Albert没有因为拿不到冠军而着急,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心态。但知足不代表“躺平”,Albert还是会在每一场比赛结束后认认真真地反复查看裁判给的ballots,从中总结自己的问题和弱点,在之后的比赛中加强完善:“我觉得这是一个最直接快速的复盘方式,根据这些ballots可以看到裁判在哪些地方认可或否认了你的观点,需要综合这些反馈将自己的case变得更强,看看自己离冠军还差了些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金灿灿沉甸甸的奖杯自会来承托住你付出的所有努力。终于在北京线下赛和杭州线下赛,这个少年连续两周站上颁奖台,捧起注定属于他的冠军奖杯!“其实拿到线下赛冠军的感觉比线上赛冠军更真实也更快乐一些,因为会有颁奖仪式,举起奖杯那一刻会对自己夺冠这件事更有实感。”Albert笑着说,“夺冠还是非常开心的,觉得自己的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有回报的!”

在这些好成绩的加持下,Albert如愿卫冕今年春季赛的国榜初中组TOP 1!回顾这个赛季,他坦言压力不小:“我最开始只打算打4-5场,但因为前面几场成绩都挺好,都进了决赛,就想冲击一下冠军,拿了冠军,又希望再多打几场保住国榜的好名次。这样一来这个赛季一共打了8场!也还好这样做了,因为这赛季优秀的辩手非常多,大家都准备得特别充分,这个第一来之不易,很开心!”

学生专访 | 蝉联国榜初中组第一!江嘉铂:没有天才速成法,只有踏实的积累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些看似轻松获得的好成绩背后,除了日复一日的勤奋和努力,还需要有不断思考和总结的能力。这两年在打怪升级道路上,Albert通过不断复盘来汲取技巧,总结思路,调整风格,锻炼心态。他也非常大方地与我们分享了很多他在辩论路上的成长故事:

从“攻击型”选手到“沉稳型”选手的转变

Albert的辩论风格是在摸索中发生转变的,“我一开始我根本没有什么技巧或者风格的概念,通常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以一个比较aggressive的方式打的,认为这样能展现我对辩题的热情。但后面发现这并不是很有必要,用更理性的方式辩论反而能更清晰地呈现我的论点,展示我沉稳的态度,且这种打法会轻松一些。我认为这是比较适合我的风格。”

“新队友”能发现“新问题”

“我发现和新搭档合作总有新收获!”Albert有几个比较固定的搭档,也偶尔会搭档之前没合作过的辩手。他坦言与新老搭档合作是不一样的感觉,跟配合过多次的老搭档一起时,彼此了解打法,对对方有信心,是一种安心的感受;而跟不熟悉的新队友合作,虽然会有一些默契度方面的担心,但也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我跟一个新队友搭档,在赛后复盘时,她直接点出我在淘汰赛之前的那4场比赛的表现没有我进入淘汰赛后的表现好,打得缺少激情,其实完全可以在前面的比赛中更放开一些。我回想起来,在前面的比赛中我的确没有用到100%的实力和精力去打。“这次谈话让Albert有了反思,在之后的比赛中更加注意自己的状态。“所以去跟一些不熟悉的辩手合作也是蛮好的事,因为他们对你不了解,所以会格外关注你的打法,从而也更能关注到你平时不太会注意到的问题。

海外赛的启发

今年去海外参加哈佛、斯坦福的邀请赛时,Albert真正见识到了海内外辩论的不一样。虽然参加海外赛要克服时差、人数多、选手口音重等问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但比起这些辛苦,Albert更多是为所见所闻感到新奇和震撼。

首先,美国选手的感染力让他惊叹,他们更擅长表达和说服。更让他意外的是海外选手们与裁判的距离之亲近,他有一次甚至看到对手在比赛间隙和裁判闲聊大学生活,“这是在国内赛场很难看到的场景”。

另外,不像国内正规辩论赛事请到的都是有一定辩论经验和执裁经验的裁判,在美国的辩论赛中会出现一些家长裁(parent judge),他们可能缺乏经验,这就需要将观点更加简洁直接地呈现,并极大限度地展现对辩论的热情,“我觉得在海外赛的一些裁判眼里,可能表现力要高于内容。”

最后,Albert观察到,与中国选手大多会在“广度”上准备得比较充分、尽可能多地想到所有观点相比,海外选手会偏向于在“深度”上下功夫,将某个观点挖得特别深,可以不断“翻出花”来。“这有点像我最近看的脱口秀,说的其实是同一件事,但有的选手能够不断把这个话题翻几番地聊,很有意思。”

学生专访 | 蝉联国榜初中组第一!江嘉铂:没有天才速成法,只有踏实的积累

“现在辩论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项学术活动,还是一项很重要的社交活动。”Albert翻着社交软件的好友界面说,“我社交媒体50%的好友都是一起打辩论认识的。”辩论的确能带来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兴趣一致,又都会英语,会有很多可以聊的话题,“和这些人聊天特别带劲,大家都懂彼此的思维模式。”

除此之外,Albert坦言辩论使他学习了很多他原本不太会接触到的知识板块,“通过对每一个辩题的深挖,我能够了解到我之前从未探索的领域,这让我觉得非常新奇。辩论能够拓宽我的知识面和见识。”正是这些知识碎片,慢慢组合成了Albert的认知拼图,使他迷上这丰富精彩的世界。“没打过辩论的话,我可能很难有机会去研究太空投资或基因编辑了。”

天才少年离不开家人的支持,Albert的辩论之路离不开母亲的陪伴。“其实最让我骄傲的不是奖杯。”Albert妈妈轻声说。她记得Albert参赛中的细节,记得他认真备赛的每一个夜晚,记得他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这位自称“后勤组和气氛组”的妈妈,总是在看不见的角落默默付出,“除了他成绩上的进步,我更开心的是看到他在对待这项活动时认真积极的态度,以及对于结果尤其失利时能够保持的平稳心态,这些都是他的成长,我很为他骄傲。”

辩论是孩子的战场,母爱永远是孩子身后的补给站。

Tips

1、回答要完整全面

作为二辩,需要对对手的每一个观点都进行有力的回复,内容尽量深刻,表述连贯流利

2、讲述要生动简洁

把论点像讲故事一般生动、明确、简洁、清晰地讲给裁判,给出充分的例子,运用合适的比喻,可以收获较高分数

3、展现你的激情

要极大限度地向裁判展现你对辩论的热情,在观点表达中可以适当加入情绪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英国“王爱曼华”四校:学术特色与择校指南

下一篇

不同年龄层长期英语能力提升如何规划?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