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拟扩大中国高校“黑名单” 58所重点大学赫然在列!

近日,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From Ph.D. to PLA: How Visa Policies Enable PRC Defense Entities to Tap U.S. Higher Education》的报告,再度将中美科技竞争与人才流动议题推向风口浪尖。

美国拟扩大中国高校“黑名单”,58所重点大学赫然在列!

来源: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CP

一、58 所涉事中国高校名单

这份长达百余页的报告,核心关注的就是部分中国高校与国防科研体系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声称当前美国的签证政策存在“漏洞”,使得与中国军方或国防工业相关联的研究人员通过学术交流、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进入美国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获取前沿科技知识。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报告附录列出了一份包含 58 所中国高校的特别审查名单,称这些院校与中国国防科技工业部门有深度合作或共管关系。

这份名单中,不仅有“国防七子”和一批工科强校,更包括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顶尖学府。

报告建议,未来对这些学校毕业或在读、拟申请赴美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或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学者,应实施更严格的签证审查,甚至建议“全面拒签”。

据悉,委员会曾要求马里兰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南加州大学、普渡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这 6 所大学提供在读中国学生的信息,之后通过交叉对比得出了这 58 所大学名单。

报告指出,这 6 所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群体中各有来自“军工背景院校”的学生,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等敏感领域,不少学生还直接参与了美国联邦资助的科研项目。

美国拟扩大中国高校“黑名单”,58所重点大学赫然在列!

来源: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CP

事实上,这并非美方首次采取类似举措。

早在 2020 年,特朗普政府就曾签署第 10043 号总统公告,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与中国“军民融合”战略有关联的中国学生、学者赴美深造,彼时主要针对的是“国防七子”。

而此次报告所列高校范围,远超此前政策覆盖对象,中国大部分顶尖高校几乎被“一网打尽”,显示出美国在科技竞争背景下,对教育与科研开放边界正进行更广泛的风险评估。

此次上“黑名单”的这 58 所中国大学具体如下:

美国拟扩大中国高校“黑名单”,58所重点大学赫然在列!

来源: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CP

二、特朗普 10043 号总统禁令

如前文所述,中国高校“黑名单”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 2020 年。

当时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签署了第 10043 号总统令,其中明确提到:

暂停和限制包括目前或曾经受雇于实施或支持“军民融合战略”(Military-civil Fusion Strategy)的机构,或在实施或支持军民融合战略的机构学习或做研究,亦或受到这些机构的资助的相关人员寻求通过F 或 J 签证(本科除外)进入美国学习研究的任何中国公民入境美国。

10043 号禁令主要针对的是敏感学校/专业领域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限制他们在美国高校相关领域做研究,比如量子计算、大数据、5G、航空技术、人工智能等。

该禁令公告至今仍然有效。

美国拟扩大中国高校“黑名单”,58所重点大学赫然在列!

美国拟扩大中国高校“黑名单”,58所重点大学赫然在列!

来源:联邦政府公报(Federal Register)

那简单来说,以下两类人群被拒签概率较高:

  • 接受 CSC(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公派留学生;
  • 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有关的中国高校留学生、研究人员及访问学者。美方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学校名单,但据统计,来自于国防七子的人群被拒签率极高。

美国拟扩大中国高校“黑名单”,58所重点大学赫然在列!

来源:中国工信部

事实上,美国政府早在很多年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中就已提到,要对 STEM 专业的学生进行严格的入学限制,以防止美国的高技术和知识产权外流。

在此基础上,白宫还发布了一份“敏感专业”名单,涵盖众多领域,涉及到二级,三级学科,非常繁杂,其实主要就是所谓的“军工”专业,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核工程、导航、航天、影像侦查、海洋技术,这些都是国防科学中研究的方向。

美国拟扩大中国高校“黑名单”,58所重点大学赫然在列!

来源:美国白宫官网

所以,留学生在申请上述领域的一些敏感专业成功后,在面签环节,签证官往往就会格外严格和百般试探,被行政审核的学生很多。

即便首次签证通过,在就读期间,学生依然会受到美方的审查,一旦被认定“有问题”,签证还是有可能被撤销。此前,美国执法部门突然间取消了部分中国留学生的在美签证,使得他们的正常赴美学术交流活动受阻,就是鲜活的例子。

三、应对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措施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建议提案层面,最终是否转化为正式法规或行政命令落实,还需看美国总统和国会的决定。

但若这些建议一旦被采纳,可能很快就会出台正式法令,只需要总统签字即可生效。

由此,该提案背后释放出的信号仍不容忽视: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背景审查只会越来越严!尤其如果你是这 58 所高校的学生或毕业生,确实得多留个心眼儿了。

而对正在备战高考、或计划赴美深造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在选择专业和院校时,除了关注排名和学术实力,也需更加理性地评估国际形势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

不过,在认清事实的情况下,老师劝大家也不用过于焦虑和慌张!

事实上,不管是美国、加拿大还是欧洲其他国家,都有自己的“敏感专业”,共同点就是军工、国防、网络等一些会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领域。这是一直都存在的事实,并非近年才出现。

而各国大使馆、领事馆针对敏感专业学生卡签证的做法也早已有之,敏感专业是任何时候都敏感的,区别只在于审查强度可能不同。当两国国际关系趋于紧张,或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之时,审查收紧,这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除了有个别国家的个别学校对中国留学生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将不在我们接下来的讨论范围之外,即便像美国也从来没有完全拒绝过中国学生,只是如果在敏感领域的专业,申请及签证发放审查会更加严格,但这也并不代表不可能。

01尽量避开“敏感专业”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尤其是申请研究生专业的同学,要过签证这一关,就要尽量少碰敏感专业和敏感院校。

如何避开呢?很简单,就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专业有军事国防用途吗?”

比如是做食品口味配方,还是搞火箭燃料配方;是做金融工程财务模型、健康数据分析,还是搞大气密度数据分析。不同的专业,都有不同的方向及研究侧重点,只要避开这些专业或方向,大概率是没有问题的。

同一个专业里,也尽量不要去碰有军事用途的技术。如果你学的是计算机专业,那网站编程、人机互动,又或者材料专业,研究金属钻头,塑料的改进,那么这些都并非“敏感”的军事专业。

再从学校方面来说,有的国外大学背景和中国的“军工七子”其实差不多,在这样的大学里,可能涉及国防部、军方的研究项目就比较多。

以美国为例,比如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其校园里就有一个美国宇航局的空气推动实验室,那么涉及的国防技术可能就很多;而像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这样以商科、应用技术为主的院校,他们对商业挣钱更有兴趣,触及“敏感”专业的风险就小了。

但是,具体院校、专业的选择,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名单”,所以就需要大家对各国高校及其教育背景做更多的深入了解。

02如果无法避开怎么办?

但回过头来说,难道真的要为了避免“敏感专业”,非去学冰淇淋配方,而放弃学汽车电池材料的配方吗?当然也不是。

在实际申请中,其实是有很多理工科专业或多或少都会和敏感专业挂钩,也因此会有人上纲上线地把所有的化学、计算机、材料,都归入“敏感专业”。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也不要太担心,作为已经入坑的学生,首先要学会放平心态。通过层层细究,你会发现,其实所谓“敏感专业”,也并没有那么可怕,关键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于法庭审判的“无罪推定”,签证官都会事先假定你的求学会给他的国家造成安全问题,但他会通过一系列提问来排除他的疑虑。

因此,未来经历签证的时候,要提前做好准备。一般来说,只要是讲清楚了,问题都不是太大。毕竟,那些凡是可以接受国际学生的专业,说明还是和军用研究项目相差甚远的,你即便身在国外高校也是接触不到这些项目的。

其实对于大部分留学生而言,这几年签证被审查 Check 已经是普遍现象,但最终大部分都能通过,当然也有被拒的少数案例,特别是敏感专业又是来自被制裁限制的几个学校。

在具体签证(包括递签、面签)申请时,如果知道自己的专业是比较敏感的,建议大家通过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尽可能消除签证官的疑虑:

1)浅显易懂地解释专业内容

不要详细地描述你申请学习和研究专业内容的前沿性、尖端性,而是要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向签证官解释你这个专业是学什么、做什么的,体现出通俗、易懂、有益、无害,消灭神秘性和敏感度。

2)明确自己的学习计划(Study Plan)

这一项非常重要!如果你能够清晰合理地向签证官阐述你赴国外的学习和研究计划,这就好像把专业敏感度放在阳光底下一样,可以极大程度上打消签证官的疑虑。

3)准备好充足的材料

如果签证官对申请者的专业敏感度存在疑虑的话,那他们一般会重点查阅申请者的几样材料,包括:简历、Study Plan、导师的个人信息介绍等。因此准备好这些材料,方便在签证官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

除此之外,针对已经在国外开展“敏感专业”学习的幸运儿,也建议大家在读书期间尽量减少出入境,如果可以一口气读完是最好的,毕竟有不少读一半回来再次入境被拒的案例。

为什么呢?

在美国,联邦政府一般无法直接管理大学的录取,只能通过管签证处和海关来施加压力,有很多学“敏感专业”的学生,在签证的时候被核查,在海关被盘查,导致很多麻烦,有的甚至耽误了学业。

有的时候,就算不是“敏感专业”,而是有过代写代考、打黑工,甚至学习成绩不理想、GPA 过低,过海关时都有可能被查到,导致遣返等严重后果。

所以,少回国、少折腾签证和海关,头等大事就是把学位课程读完再说。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MC数学竞赛FAQ:家长最常见的8个疑问一篇解答

下一篇

法国博士申请何谓拼尽全力?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