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所顶尖国际学校都有一套独特的核心教材。
从双语思维培养到批判性思考训练,再到跨学科探索能力启蒙,这些关键素养都隐藏在教材的设计逻辑中。
我们一起来看看包玉刚、世外、星河湾等名校的教材清单,看看它们如何通过精心选择的教材,打造出与众不同的学术氛围。
上海热门高校教材揭秘
浦东平和
英语课程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分为中教班与外教班两种类型。
每周共安排7节英语课,中教班配置为“5节中教课+2节外教课”,外教班则为“5节外教课+2节中教课”。此外还设有丰富的拓展类课程,涵盖阅读、演讲及学术写作等多个方向。
数学课程以上海统编教材为基础,同步融入数学思维训练与情境实践活动,强调知识在实际场景中的迁移与应用。
英语教材体系融合多元资源,包括香港朗文《Longman Welcome to English》与《牛津故事乐园》,并辅以原版教材《Wonders》。
其中,朗文教材由培生教育集团出版,单元主题贴近现实生活,注重将英语与数学、自然、艺术等学科内容相融合,系统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Wonders》系列则由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推出,以母语级阅读策略为核心,整合语法、自然拼读与高频词等知识点。其课程设计围绕单元主题展开,通过层层深入的阅读任务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持续思考,发展综合语言运用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星河湾双语
星河湾在摇号招生中始终人气高涨,其立校之本便是扎实过硬的学术定位。
学校秉承美式教育理念,尤其在英语教学上,直接对标美国本土中学的课程标准,其核心秘诀在于全面推行“ELA母语式教学法”——即仿照英语为母语者的学习方式来掌握英语。
在教材选用上,学校直接引入美国原版的Journeys系列作为英语主干教材;

数学课程则融合了新加坡数学的思维训练与上海统编教材的知识体系,并创新地采用英语进行数学教学,这部分课程约占总数学课时的三分之一。

包玉刚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学校展现出融合中西的鲜明特色。语文课程融合了香港广受欢迎的《中文启思》与《轻松学汉语》系列,并辅以人教版教材,夯实根基。英语教学则采用权威的剑桥CIE体系。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科学探索课程引入了更具美式风格的EU内容,而数学科目则采用自主研发的校本教材,巧妙融合了上海二期课改要求与国际课程精华。
这种既包含英式教材的严谨,又融入美式课程探索精神的设置,形成了独特的“英美融合”课程模式。
得益于高比例的外籍教师团队和沉浸式的英语环境,学生的口语及综合表达能力尤为出众。
同时,这种开放多元的氛围也显著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思维开放性与文化包容力。
徐汇世外
在课程设计上,学校创造性地采用了“国际标准与校本化融合”的模式:
即在参考英国国家课程框架的同时,深度结合上海本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自主研发了一套校本教学体系,其教学要求显著高于上海市的统一标准。
在教材使用上,小学阶段以《牛津》、《佳音》等经典教材打好基础;进入初中后,则引入《Side by Side》及SSP英文报刊等材料,重点强化学生的阅读深度与写作能力。
课程的一大特色在于对书面与口语表达的同等重视。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包括《3L英语》、《妙语连珠篇》在内的大量拓展阅读,还必须积极参与各类演讲、辩论等实践活动,确保语言能力在真实场景中得到全面锤炼。

上中国际
上中国际部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采用“包班制”教学模式,即每个班级主要由一名中方教师和一名外籍教师共同负责核心科目的教学。
在教材选用上,学校构建了融合中西的课程体系:
英语:使用美国主流教材《HMH Into Reading》
语文:采用国内通用的统编版教材
数学:选用《Envision Mathematics》系列
科学:配套《Fusion》教材
社会科学:以《My World Interactive》为主
上中国际在一年级对数学和英语教材进行了更新。
新版英语教材更强调现代英语的口语化输入与实际运用;数学教材则进一步强化思维灵活性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该校素以数学教学见长,课程进度明显超前于常规标准。随着年级升高,学校会实施严格的分层教学,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分班竞争尤为激烈,成为其学术体系的一大突出特点。
综合审视各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特点不难发现,上海各大知名学府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普遍抱有较高期望。
对于有志于报考这些学校的家庭而言,提前为孩子进行系统性的语言能力提升,夯实学术基础,已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
